昌黎人叫老呔[ tǎi ] 儿,别称呔儿族,戏称中国第57个民族。昌黎方言被称为呔儿语,儿话音多,尾音降调拐弯,外地人听着跟唱歌似的。

昌黎呔儿语早有研究,1984年还出版过一本《昌黎方言志》。在《中国语言地图集》、《汉语官话方言研究》中,呔儿语方言归为冀鲁官话里的保唐片中的滦昌小片。

呔儿语区不限于昌黎,含河北省 8个县区:①昌黎县 ②乐亭县③滦县(滦州)大部 ④滦南县 ⑤ 丰南区中东部⑥曹妃甸区 ⑦卢龙县南部 ⑧古冶小部。呔儿语区内部口音也小有差异,以昌、滦、乐口音为代表。

很多人纳闷儿,呔是啥意思?呔儿语是从哪里来的呢?

呔是多音字,一读[ dāi ], 是叹词,喊人时的吆喝声,以引起人注意;二读[ tǎi ] ,是形容词,指说话带外地口音。有把“呔”写作“奤”的。“奤”也是多音字,当读[ tǎi] 时,只构成一个词”奤子“。”奤子“词意为:a.中国一些地方对身躯肥大,行动笨拙的人的谑称。b.中国旧时南方人对北方人的贬称。比较来看,“呔”主要是说口音特点,比”奤“更为贴切。

呔儿语不是外语,反倒和北京话挺相似,主要是音调不同。据说到了新加坡,人家也能听得懂。

除了昌黎人,说呔儿语口音的人们都称为老呔儿。说穿了,呔儿语口音当年属外地口音,是从别的地方传过来的。那到底儿是从哪里传过来的呢?

关于儿语的来历,我们推测其源自冀鲁官话保唐片区的保霸小片,具体在定州市以北地区。

何以见得?不妨看看下面的分析。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天赞二年(923年)俘虏定州民户错置于平州。俘户分配情况:广宁县三千户(名之以营州)、在卢龙县七千户;平州南三十里,三千户(名之以望都县);(平州即卢龙县)东北六十里,五千户(名之以安喜县);滦州下领义丰、马城、石城三县各居俘户为四千、三千、二千。

这段历史说的是:辽太祖923年辽太祖南下攻打定州城不克,劫掠了定州北部各县的人口,驱之东迁,安置于平州的广宁县、卢龙县、望都县、安喜县和滦州的义丰县、马城县和石城县。所谓广宁(营州)即今昌黎辽时旧称。

望都、安喜、义丰都是当时定州地区的县名,是连人口带地名一锅端移过来的。这就是所谓错置,即为错位安置。这次俘户东迁,东移了近300公里,涉及27000多户,移民人数可能不下20万。考虑当年各县总人口少,户均人口多,这次真是大规模移民了。

将辽代地名与当今地名的对照后展布在卫星地图上,我们发现辽太祖错置定州俘户的地方基本位于滦河流域下游地区,并与滦昌小片方言区(呔儿区)大致重合。

根据这段历史,我们推断:儿语极可能源于古定州话。

无独有偶,辽宁义县(古昌黎郡治,辽时称宜州)的历史沿革中提到,辽兴宗曾以定州(今河北省定州)俘户建宜州。辽兴宗耶律只骨是辽朝第七位皇帝,在位时段为1031年-1055年。若古定州话也归为呔儿语,那么东北人早就见识过呔儿语了,他们把操古定州话的人叫老呔儿也就不奇怪了。赵本山和小沈阳有时也说呔儿语词汇,比如说piapia的。

定州,战国时属中山国。中山国虽排不上战国七雄,进十名恐怕没问题,曾经国力强盛,文化灿烂。公元前296年,赵国军队攻破中山国都城灵寿,将中山王尚迁徙到肤施,中山国灭亡。在立国二百多年的峥嵘岁月中,中山国为燕赵的历史抒写了绚丽的篇章。河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多是出中山国文物。

从公元前296年中山国灭到923年辽太祖驱定州俘户东迁,历经了1219年。如果中山国人后裔还在故地生息繁衍,那么923年辽错置的俘户当中应有很多中山国人的后代。这些人应当聪明能干,语言文化自成一体。也许,这就是老呔儿聪明能干的原始基因所在。

由定州俘户构成的冀东呔语区,后来又经历了辽、金、元、明、清等朝代近千年的演变,呔儿语也逐渐固化了。该地区元朝人口大衰减和明朝移民大涌入都没能撼动呔语的主导地位,仍然保持了顽强的生命力,一直在进化中传承着……

呔儿语区的人们经过俘户与当地人通婚、胡汉通婚、移民通婚,优秀基因越发表现,老呔儿们就愈发聪明能干了。

作为呔儿语区的滦昌小片孤悬冀东,和保霸小片相隔较远,可二者的方言词汇大同小异,语调也有几分相似。这应当和辽朝时定州人口跨地区大规模迁入滦河下游有关。

大约1988年,笔者在北京换火车,听见有几个人说话有昌黎口音,倍感亲切。过去一问,人家说是保定那边的,颇为诧异。有了本文的探索,当年之惑大约可解了。

呔儿语是否来真的自古定州话?

(文/孙立安 来源:碣石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