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潮流热点一个接着一个,仿佛任何看起来不起眼的东西,都有可能突然被挖掘,迅速走红。

按理说,对这些潮流大家应该都见怪不怪了,但今年火起来的一种短视频类别还是让我十分迷惑——大妈大爷打架。

这一类的视频往往画质极差,帧数更是堪忧,但细品实在上头,看了根本停不下来。

视频中的中老年人,看似一言不合拳脚相向,实则点到为止,处处留足情面,用高超的技巧避开了对方所有要害,堪称“人体描边大师”。

混元太极拳掌门人马保国宣扬的“武德”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们不再年轻力壮,但“温柔一刀”般的侠义精神仿佛仍在述说着他们的往日荣光。

既没有拳拳到肉的刺激场面,又没有一招KO的精彩瞬间,“大爷大妈打架”为什么突然就火了起来?属实令人迷惑。

无独有偶,这两年电影圈“老年人打架”的浪潮也是前所未有的高涨。

先有休·杰克曼扮演的金刚狼发起殊死一战,再有史泰龙饰演的兰博拼尽最后一滴血,紧接着年过七旬的施瓦辛格又以T800终结者的身份重返战场,血战至最后一刻。

这些英雄暮年的故事显然与短视频里的“老年人打架”不同——老英雄的对手无一例外都是强敌,肉眼可见比他们年轻,比他们强大。

但看着老英雄们几乎无奈地被重创,被揍得体无完肤,只能依靠“回光返照”放手一搏,观众却往往兴奋异常。

这几部电影的票房和口碑都非常不错,更加证明观众总是愿意为“老年人打架”买单。

但为什么?我们认识这些角色少说也有十几年了,为什么他们的暮年之战总能让人肾上腺飙升?为什么看老年人反败为胜更让人兴奋?

除了“爷青结”的情怀因素以外,是否还有其他真正重要的原因?

哥伦比亚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戴维·科隆斯基(David Klonsky),试图从心理学角度回答这个问题。

这位教授在YouTube和Twitter上都开设了心理学专栏,除了自杀心理学研究以外,他还擅长衰老和搏击心理学,并且是一位武术家。

总的来说,他认为“老年人打架”有两个主要的吸引要素。

第一是我们对弱者的期望。

科隆斯基以《龙威小子3》为例,说明这个观点:

在电影中,我们总是喜欢失败者。老迈的宫城先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龙威小子3》是一部烂片,但当他击败了3个对手时,观众仍然愿意为这个老人鼓掌。

这同样适用于《指环王》里的甘道夫,他在最终决战时的英姿,几乎吸引了所有观众的目光。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为弱者下注是一种收益更高的事情,许多吸引力都来源于期望。

比如人们在进行投资时,总倾向于投资低估值的项目,随后对这个项目的期望就会水涨船高。

同理,当影视角色被低估并且暂时难以达到我们的期望时,兴奋水平反而会随着期待值上升。

当我们看到银幕上70多岁的施瓦辛格和史泰龙登场时,我们会客观判断他们战斗力相当有限,但主观上我们仍然希望他们能赢,这便是“老年人打架”之所以受欢迎的最根本原因。

第二层原因则是对失败者的偏爱。

绝大多数受欢迎的影视人物要么一开始就是个小人物,要么一度跌落谷底,这种设定既能激起普通观众的共鸣,又能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产生一丝同情心理。

看失败者逆风翻盘,比起看一场顺理成章的胜利显然要有意思得多。

从心理学角度上说,这是“替代强化效应”发生作用的结果。

普通人渴望逆袭,就容易将虚拟作品中的逆袭情节视为榜样。

这就是电影中“老年人打架”更能让年纪稍大的观众兴奋的原因。科隆斯基说:

我们需要相信,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仍然能办到'。以我自己为例,我现在40多岁,竞技水平在下降,除右手肘外,身上每个地方都有伤病史,以这样的条件击败年轻人让我更有成就感。

这一点没人能比史泰龙做得更出色,《敢死队》系列几乎就是为了证明“老年人还能再打”而生的。

《洛奇5》更是这方面的教科书,这部电影花费了几乎一半的时间渲染洛奇如何衰老和虚弱,在最后一战开始之前,观众已经对洛奇的取胜充满了期待。

科隆斯基举出的这两个原因当然是正确的,逆风翻盘确实让人热血沸腾,这也便是金刚狼抱着必死的决心血战,成为我这几年印象最深刻的影视画面的原因。

但我也相信除了这种心理要素以外,还有第三种原因:在轻松的语境当中,看老年人打架有一种意料之外的幽默感。

比如在亚当·桑德勒的电影里,总是会有那么一个踢他屁股的老人出现增加笑料。

就像《功夫》里的情节,阿星在猪笼城寨里随便叫个老头都可能是武林高手。

听起来很老套,但总是管用。

总而言之,别看大爷大妈点到为止,真出手了你才知道——“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