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爲中國空間站想象圖

近日,據媒體報道,印度獲批進入中國空間站,美國卻慘遭拒絕,對此有網友評論,這種情況真的是源於區別對待嗎?還是爲了“報復”?總設計師的回答令人解氣,美國的項目未達標準。

空間站作爲一種載人航天器,可以在近地軌道長時間運行,並可以供應多名航天員進行工作和尋訪,小型空間站一次就可以發射成功,較大型的則需分批發射組件,然後在太空中組裝成一個完整的空間站,發送至太空中的空間站將始終待命,不再返回地球,太空站的成功意味着,在太空中居住的夢想逐漸實現,繼短時間太空旅遊之後,人類將實現對太空的進一步開發,16國共同建設的國際空間站早已研製成功,但它由於使用了太久逐漸老化,多個國家的實驗艙也出現了故障。

圖爲國際空間站

而中國自己的空間站的研究已經步入了正軌,天宮空間站的最大寬度將達到近40米,可以留住3名航天員,甚至足夠容納需要換班的6人,當其建設成功後,將成爲在軌穩定運行的太空實驗室,這個太空站預計將於2年後上線,壽命將達到10年之久,之後還可以通過維修延長使用壽命,此外它還將由五個模塊組成,這些模塊將分別保證宇航員的生活、巡天和對地觀測、實驗以及氧氣和電力供應。

圖爲中國空間站想象圖

這個即將建成的天宮空間站,據估計其將能與國際空間站相媲美,很有可能會成爲新的接班者,同時合作的各國可以有不同的選擇,使用自己開發的實驗載荷在空間站內部進行實驗,使用中國提供的實驗設施進行實驗,或使用自己開發的實驗載荷在空間站外部進行實驗三種模式,中國將不進行干預,第二種模式更是爲資金或科研實力不足的國家提供了便利。

目前申請加入這個太空項目的國家已近30餘個,但不幸落選的就超過了三分之一,美國就在其中,但這並非出於所謂黑幕的結果,中國對於任何想要參與的國家都是歡迎的,美國的項目的確未達到參與的標準,其實美國已經不是第一次申請加入太空探索項目失利了,之前美國作爲國際空間站的主導者,曾因爲同樣的原因被拒之門外,但顯然它並沒有吸取多少教訓。

圖爲國際空間站

總而言之,中國對各國實現共贏共同發展十分推崇,對先進的科技樂於分享,對別國的加入秉持着開放包容的態度,致力於加強國際合作,和平探索利用外太空,不介意任何國家的參與,但拒絕不滿足條件的國家加入,才能保證項目的順利進行,並在預計時間可以完成空間站的建設,是對中國空間站項目以及其它參與國家的負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