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主力長征後,南方散佈在各省的紅軍是如何堅持了三年游擊戰的?其艱苦程度,是難以想象的。陳毅元帥留有《梅嶺三章》的著名詩詞,詩詞的背後,是一場殘酷的“梅嶺事件”。

一個叫陳宏的紅軍交通員被捕後叛變了,自己當了叛徒,他還要進一步邀功,帶着國民黨反動派去誘捕陳毅和項英等領導人。陳宏謊稱帶來了中央的消息,邀請陳毅項英見面。

陳毅項英當時在哪裏呢?正在梅嶺。陳毅是個急性子,聽說有中央的消息,趕緊下山去迎接。鑽了多年的山溝,陳毅非常機警,途中通過望遠鏡,他發現了國民黨兵,情知有詐,就掉頭繞道返回了梅嶺。

陳宏等不到陳毅和項英,就帶人前來梅嶺搜捕。得到情報後,項英等人趕緊轉移。能轉移到哪裏去呢?梅嶺就那麼大,方圓幾百平方米,不過就是繞來繞去。神奇的是,敵人竟然沒有找到他們。

窮兇極惡的敵人找不到人,就想了一條毒計,放火燒山,要燒死陳毅和項英。幸運的是,陳毅當時不在這裏,他繞道還沒有趕回來呢。但是項英在這裏,敵人離項英非常近,項英能看見敵人,敵人卻看不見他。

大火燒起來了,這下無可躲避了。怎麼辦?有德者,天助之。正在項英絕望之際,突然狂風大作,天下起了大雨,居然把大火澆滅了。天慢慢黑了,敵人黔驢技窮,無計可施,只好恨恨地離開了。

項英就這樣躲過了一劫。不久,陳毅趕回來,項英對陳毅說,要不是老天爺下了那一場大雨,我們肯定被燒死在裏面了。陳毅笑着說,這要感謝馬克思的在天之靈啊。

(陳丕顯和粟裕)

一場及時雨救了項英一命,救了這位未來新四軍的副軍長。當時項英並不是一個人,他說的是“我們”。和項英同時潛伏在梅嶺的還有兩位年輕的紅軍將領,他們在建國後都當了省委書記。

一位就是陳丕顯了,大家習慣稱他爲“阿丕”。陳丕顯是福建上杭人,出身貧寒,15歲光榮入黨,同時參加革命,是一位才華橫溢非常能幹的紅小鬼。在閩贛蘇區,陳丕顯主要負責共青團工作。

紅軍主力長征後,陳丕顯和陳毅項英一起留在蘇區打游擊戰。當時的陳丕顯才19歲,還是一個小夥子,卻時刻面臨着生與死的考驗。陳丕顯非常樂觀,在大山中轉移,夜宿山頭,還和陳毅開玩笑呢。

(楊尚奎)

被一場及時雨救了性命的陳丕顯,建國後成就非常大,他當過上海市委書記和湖北省委書記,官至副國級。陳丕顯在1995年逝世,享年80歲。

另一位叫楊尚奎,江西興國人,23歲參加革命,24歲光榮入黨。興國是著名的將軍縣,這裏走出了開國上將肖華等很多將軍,革命風氣比較濃厚,中央蘇區成立後,楊尚奎擔任過縣委書記。

紅軍主力長征後,楊尚奎擔任南雄等縣的縣委書記。聽上去是一個很大的官,在那個時候卻時刻面臨死亡的威脅。梅嶺的那場大雨救了楊尚奎一命,抗日戰爭時期,他來到延安工作,解放戰爭爆發,楊尚奎去了東北,擔任過縣委書記、地委書記。新中國成立後,楊尚奎擔任過江西省委書記,在1986年逝世,享年82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