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紀70年代末起,人們觀測到南極平流層會出現明顯的季節性臭氧損耗現象。這一現象通常於每年7-8月(南半球冬季)開始出現,9-10月(春季) 達到頂峯,11-12月逐漸減小消失,被稱爲“臭氧層空洞”。而自20世紀90年代末起,南極春季臭氧層空洞面積出現急劇明顯擴大,引起了全球人類的關注。

根據NOAA和NASA的最新報告,目前南極洲上空的平流層再次出現了一個極大的的臭氧層空洞,它的範圍超過2200萬平方公里,可以裝進兩個美國,比常年同期範圍高出了962萬平方公里。

除了臭氧空洞的面積之外,科學家還跟蹤臭氧層消耗的情況——2020年10月1日,從NOAA南極大氣天文臺發射的氣象氣球記錄到的低值臭氧值爲104杜布森。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臭氧觀察》(Ozone Watch)於10月6日報告了最低的日均值94杜布森單位。在1970年代南極臭氧洞出現之前,9月和10月南極上方的平均臭氧量爲250至350杜布森單位。據南極測量,海拔13到21公里(8到13英里)之間的臭氧量已接近今年以來的最低點。 NOAA全球監測實驗室的科學家布萊恩·約翰遜(Bryan Johnson)說:“我們所能測量的臭氧幾乎接近零。”

這一空洞的形成,與極夜期平流層低溫環境下形成的珠母雲(極地平流層雲,PSCs)和臭氧損耗物質有關。南極進入極夜後,平流層溫度顯著下降;當溫度低於-78度時,就可形成由水合硝酸晶體或純水冰形成的這類雲。這類云爲氟氯烴等臭氧損耗物質分解出氯自由基提供了環境,而氯自由基正是直接破壞臭氧的物質;當南極極夜期逐步結束後,在陽光作用下會出現氯自由基與臭氧的光化學反應,此時臭氧損耗達到峯值;隨着逐漸進入夏季,南極平流層氣溫大幅上升,這些珠母雲逐漸消散,消耗臭氧的光化學反應也明顯減弱,因此目前NASA也認爲,空洞將在11-12月逐漸縮小消失。

從這個原因上看,臭氧層空洞變化受到氣象條件(特別是溫度)和臭氧損耗物質的影響,目前科學家們已經找到了南極今年臭氧層異常龐大的原因——南極極渦顯著偏強,導致南極平流層偏冷,因此極地平流層雲大量生成,使得氯自由基損耗臭氧的光化學反應較強,臭氧過度消耗。

來自NASA的科學家也指出,臭氧消耗物質(受《蒙特利爾議定書》限制的一系列物質)在大氣層中的濃度持續下降,因此雖然今年過冷的南極平流層使得臭氧空洞偏大,但實際上仍然比很多年份小。NASA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臭氧層專家兼首席地球科學家保羅·紐曼指出,如果平流層中的氯仍然像2000年那樣多,那麼這個洞將比現在大250萬平方公里。即便如此,臭氧空洞的存在仍然值得警惕,它將導致南極地區接受過多的紫外線輻射,從而對該地區的生物可能有害,一些研究指出,極地臭氧的損耗在南極變暖的過程中也起到了作用,因此,雖然南極臭氧層的情況在好轉,但還沒到完全恢復的時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