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微信橫空出世以後,越來越多繁瑣的線上社交禮儀也隨之而來。比如,能發語音就儘量不要打電話,能發文字就儘量不要彈語音。

道理也很簡單,語音是需要通過大腦翻譯的,費時又費力。而文字就顯得方便多了,對方說了什麼內容一目瞭然。

可想而知,一旦人們普遍開始使用文字交流的時候,一些問題必然就會出現。比如,同樣的一句話,用不同的表情符號,或者不同的標點符號,所表達的意思大相徑庭。

你來感受一下三句話的差別——“我知道的”&“我知道的~”&“我知道的。”

哪句最波瀾不驚?第一句。哪句最俏皮?第二句。哪句看起來最兇,第三句。

爲什麼同樣一句話,僅僅因爲一個標點符號,所傳達出的語氣會如此天差地別呢?

麥克盧漢有句話叫“媒介即訊息”,意思是說媒介本身會影響人的社會行爲。表演媒介會影響表演表情,通信媒介自然會影響通信內容。

你看日劇裏的那些人物爲什麼表情都那麼誇張?一開始我還無法理解,後來逐漸get了——因爲角色是無法將劇本的內心戲“念”給觀衆聽的,所以爲了表現角色和劇情的張力,不得不用誇張的表演方式演繹出來。

而回到微信禮儀上來說,其實也是類似的道理。微信和郵件不一樣,微信通常是一句一句發送的。你寫好一句話,直接摁下就發送了,對方瞬間就能接收到。句號在微信中沒有“分隔開兩句話”這個作用,所以沒必要加上。

隨着微信流行開來,人們很快就都適應了“不加句號”的寫法。而這種共識,甚至已然上升爲不成文的社會規範。

聽到“聊天不要發句號”成爲社會規範,你可能會覺得是不是有點過分敏感、小題大做了?還不是。

早在2015年,美國就有社會學家做過實驗,他們給126名美國大學生看幾條短信對話記錄,這些對話都是一問一答,一方提出邀請或者要求,一方用OK、Sure、Yeah、YEP之類的詞回答。

這些對話都有兩個版本,其中唯一的區別,就是回答的這一方,有的用句號結尾,有的沒用句號。

大學生們非常一致地認爲,帶句號的回答,透露着一種負面情緒,並且給人的感覺是不友好、不真誠的。

確實是這樣的。在“打字不加句號”的社會規範下,有人還打出句號,明顯就在是傳遞一種不友善的信息——我對你很不滿。

又或者可能是,他這是在催對方結束話題,是刻意地告訴對方,“我說完了”。這個語氣是生硬的,好像在一句話結尾故意壓低了聲調一樣,態度顯得過於嚴肅。

這小小的標點符號,背後折射出的是人類語言規範的演變。而互聯網更是加速了這一過程。

語言學家格雷琴·麥克洛克去年出了本書叫《因爲互聯網:理解語言的新規則》,其中提到了一個現象叫“形容詞貶值”。

什麼意思呢?很典型的例子,就是線上聊天的“微笑”這個表情的展示。本來,想要展示一個人很開心,發微笑的表情就OK了。可現在如果你發微笑的表情,卻成了“呵呵”,也就是冷笑的感覺,是要出事的。

如果你真的想要表達內心的開心,是發那個咧嘴的笑,而最好的選擇,是發那個笑出眼淚的笑。正如前面說的那樣,誇張的表情,是爲了最大化的表現一個人的內心戲。

傳播學上有個概念叫做“信息噪音”,說的是信息在傳遞的過程中,難免會因爲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失真”。所以爲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該怎麼尊重社會規範,就請怎麼來。這是照顧對方,更是善待自己。

今天的宣講到這裏就接近尾聲了。問你一個問題,你在微信上,最討厭什麼樣的人?

作者簡介:西門君,前《跑男》一二季現場導演,目前就讀浙大傳播學在職研究生。關注我,學習最接地氣的傳播學知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