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家羅納德說:“婚姻是一種必要的苦惱。”

但在傳統觀念裏,這種苦惱只是女性要面對,甚至有人把婚姻作爲評判女人人生是否幸福的標準。

往往有“過來人”告訴你,什麼年齡就該幹什麼事兒。

錯過了結婚年齡的人就被冠以“剩女”(指27歲以上還保持單身的女性)的名號。

如果遇不到那個想與其“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人,這些女性又會面臨什麼樣的困境?

有兩位以色列導演,他們在中國曆時四年,拍攝了三位職業女性,他們用鏡頭來告訴我們答案。

很多網友淚流滿面地評價道:

“讓人捶胸頓足,彷彿說的是我的故事。”

這部紀錄片在美國PBS取得高分後,豆瓣直抵7.8,究竟是什麼樣的故事引起了這麼多人的共鳴?

《剩女》

01 一邊戰鬥,一邊後退

邱華梅,34歲,來自山東,大學畢業之後,在北京一家律所當律師。

對於婚姻,她和家人之間的爭執讓人淚奔。

前一刻,她還理直氣壯:“我考慮了很久,還是覺得單身好。”

父親說:

“國家法定年齡是20,你都30多了,別人一問我都沒法說。從小,你要什麼我都依着你。即使沒錢,我風裏來雨裏去、起早貪黑供你在北京上完了大學。爲什麼就(婚姻)這事不行呢?”

姐姐說:“不結婚,再幸福它也不叫幸福。”

後一刻,聽到這些話,邱華梅哭的不能自已。

無論是父親的好面子,還是曾經爲這個家、爲她付出的艱辛,這些事實讓她無力反駁,甚至覺得如果不結婚,家人的付出都沒有意義。

這場爭執,沒有輸贏。

每個人都站在自己的立場爲她的人生考慮,都秉着“我爲了你好”的出發點,卻忘了她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一邊是自己對獨立自由的追求,一邊是家人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勸說,在內心不斷的掙扎和撕扯中,她甚至去妥協。

在婚介所、相親會等各個角落尋找合適的另一半。

然而,高學歷、精神和經濟的獨立絲毫沒有讓她在婚戀場上得到任何的“優待”。

介紹山東老鄉,對方卻說不希望女方比自己強。

介紹北京本地人,男方對女方家庭有要求,覺得和外地女生結婚壓力大。

而邱華梅只是希望另一半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尊重女性,能在家庭裏共同承擔家務。

想要追求一個精神契合的伴侶,這樣的要求高嗎?

婚介師卻說,你既不是美女、年齡太大、生育也過了最佳年齡,你在自欺欺人。

原來,在“最佳生育年齡”面前,邱華梅一切努力而來的光環都黯然失色。

費孝通先生在《生育制度》中寫到:

“世界上還沒有一個地方把婚姻完全視爲當事人之間個人的事情,而別人不加過問。”

面對周圍千軍萬馬的質疑,邱華梅掙扎、逃離着去了法國留學。

生育,成了女性在婚姻中最大的價值,而所有人忘了,這種權力的主角始終都是女性本人。

邱華梅並不是不想結婚,而是不想過那種傳統意義的生活。

婚姻本就應風雨同舟,而不是一個人面對育兒和家庭的獨角戲。

02 媽媽說同意,纔行

徐敏,28歲,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是一名電臺播音員,地道的北京人。

曾有人將剩女劃分了幾個等級:

25~27歲是“剩鬥士”、28~30歲是“必剩客”、35歲及以上是“齊天大剩”。

還未到30的徐敏已經走進了選擇的困境,因爲她所有認爲的好,只要母親不說好,就沒有繼續下去的餘地。

母親明確告訴她,不是北京人不行、農村戶口不行、工作不穩定不行......

在相親會上,徐敏認識了一個男孩,東北人、留學歸來,是一名公務員,簡單的溝通之後,她覺得這個男孩還不錯。

後因母親的不滿意不了了之,從小到大習慣了被母親決定大小事的徐敏,感覺不到快樂,也很掙扎。

在求助心理醫生時,才揭開了一切事情的真相:

小時候,只要不聽媽媽的話,她就會被媽媽拋棄。

這種不安感伴隨着她成長的每一個階段。

醫生告訴她,這不是她的錯,她需要的是和母親溝通以及表達自己。

可溝通結果卻不盡人意。

徐敏試探着說:

“從小到大好多事你控制我,好多事情我說不過你,我反抗不了,我選擇的你看不上,你不尊重我。”

媽媽生氣地說:

“我們高價讓你上幼兒園、小學、中學,培養了你,現在一無是處。你給誰說,你好像都特別苦。”

表面上看起來,是強勢母親對女兒人生的控制。

可揭開事實的真相,父母不止供徐敏上學,工作後,甚至幫其買房、買車,下班後,母親不顧辛苦直奔女兒家爲其做飯。

母親憤怒離開女兒家時的一句“對不起”更讓人心酸。

徐敏對父母的依賴不僅僅在經濟、精神上,還有人格上的不獨立。

徐敏與母親的溝通中,說自己和父親的智商高、母親的智商低。

她年齡的增長並沒有帶來心智上的成熟。

看似簡單的婚戀觀,折射出的是孩子人格的不獨立,這也是父母爲孩子操勞一生卻養出“白眼狼”最直接的後果。

讓孩子學會獨立、爲自己的人生做出選擇,纔是父母對孩子精神上最大的富養。

03 妥協還是堅持

蓋琪,36歲,大學教授。

20多歲時,她也曾憧憬過美好的愛情。

父親的重病,讓她改變了擇偶觀,她“自私”地想找個人一同抵禦來自生活的風險。

希望一次次落空,30多歲的時候,她仍然獨身一人。

她一直在思索,如果沒有合適的人出現,那麼究竟是保持單身,還是向生活妥協?

母親說:

“(婚姻)是千百年來的習俗,咱們還得走常人走過的路。”

蓋琪的觀念也在偷偷地發生着轉變:

人生需要妥協、婚姻也一樣。

她選擇的男人來自農村、比她小許多,外在的條件與她曾經的期望大相徑庭。

在夫家的婚牀上,與窗外興奮的人頭攢動相比,她的臉上看不出絲毫幸福的表情。

結婚典禮上,蓋琪對丈夫說:“我想和你去擁有和創造最世俗的幸福。”

對愛情的追求堅持那麼多年,最終她還是選擇妥協。

她用了一年的時間戀愛、結婚、生子......

在課堂上,她鼓勵女學生:

“要有一定的職業成就,去支持你自己,獲得一個更平等的生活。你要找到自己的位置,然後守在那個位置上。”

即使婚姻沒有按照她的預期,但她仍然在事業上不斷突破自己。

對於婚前婚後的生活,她做了一個對比:

“我沒有結婚之前我的生活很有趣、很豐富;結婚之後的生活,沒那麼有趣了,很多時候很無聊,但更幸福、更美好了一些。”

有學生產生了疑問:“你爲什麼認爲婚姻是個成功結局?”

蓋琪說:

“你肯定要捨棄一些東西的,我從來沒有樂觀的、對美好結局的期望,我是一個比較活在當下的人。”

幸福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堅持自我追求,沒有錯;選擇對生活妥協,亦無錯。

幸福,從來就沒有一個框定的標準,只是做出任何一種選擇,我們都要有保留收拾殘局的能力。

04

沒有人喜歡孤獨,她們只是不想失望罷了。

邱華梅逃離衆人催婚的壓力,選擇去法國留學。

在紀錄片播出時,她已順利畢業,並找到了理想中伴侶,移居德國。

徐敏還在自己的想法和母親的想法中苦苦掙扎、成長。

蓋琪有了自己的寶寶,事業也在不斷的進步。

她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逃離、掙扎和妥協沒有任何的對與錯,最終的目的無非都是能讓自己過的幸福。

陳喬恩曾在一檔節目裏說:

“爲什麼現在這個社會,對一些大齡未婚的女性,我們說我們很快樂,大家卻不相信呢?”

因爲每個人的快樂和幸福只能自己感知,女性的身份更需要的是自我認同和自我肯定。

這樣,才能讓自己的遭遇不在下一代女兒的身上重蹈覆轍。

就像巴爾扎克所說,一個能思想的女人,才真的是一個力量無邊的人。

願你是這樣的人,願你過着自己想過的人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