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陽雜俎》:

建中年間,有個人牽着馬來找獸醫,說是馬腿生病,帶着二十串錢做酬金。那匹馬的毛色骨相,獸醫從來沒見過。獸醫說道:“你的馬和韓幹(唐代畫家,善於畫馬)畫的馬一樣,真馬裏沒有這樣的。”隨後他讓來人牽着馬在街上走一圈,他在後面跟着觀察。正巧碰到韓幹。韓幹也很驚訝地說:“這匹馬的顏色和我調配的一樣,真是隨心所畫,造物就有相同的東西啊。”說着上前撫摸馬脖子。那匹馬忽然失了前蹄差點跌倒。韓幹回家後,看到他畫的一匹馬的腳有缺陷,這才知道,大街上看到的就是自己畫的馬通靈了。獸醫得到的酬金轉了幾個人的手後,變成了泥鑄的。

【原文】建中初,有人牽馬訪馬醫。稱馬患腳,以二十鐶求治。其馬毛色骨相,馬醫未嘗見。笑曰:君馬大似韓幹所畫者,真馬中固無也。因請馬主繞市門一匝,馬醫隨之。忽值韓幹。幹亦驚曰:真是吾設色者。乃知隨意所匠,必冥會所肖也。遂摩挲。馬若蹶,因損前足。幹心異之。至舍,視其所畫馬本,腳有一點黑缺。方知是畫通靈矣。馬醫所獲錢,用歷數主,乃成泥錢。

《獨異志》:

唐朝韓幹擅長畫馬,某天,來了一個穿紅袍子的人。韓幹問:“有什麼事嗎?”對方回答:“我是陰差,聽說您擅長畫馬,所以來求一匹。”韓幹立刻畫了一匹,然後燒掉。幾天後他在外邊遇到那個人,那人說:“蒙您送我一匹好馬,免去了好多勞苦,會報答您的。”第二天,家裏出現一百匹白色的絹,也不知道誰送來的,韓幹收下使用了。

【原文】唐韓幹善畫馬,閒居之際,忽有一人,元冠朱衣而至。幹問曰:何緣及此。對曰:我鬼使也。聞君善畫良馬,願賜一匹。幹立畫焚之。數日因出,有人揖而謝曰:蒙君惠駿足,免爲山水跋涉之苦,亦有以酬效。明日,有人送素縑百疋,不知其來,幹收而用之。

《大唐奇事》:

洛陽富人王武善於鑽營,喜歡取悅豪門貴族。某天看到有人賣一匹好馬,就讓僕人多拿錢,在衆多買家中搶着買下來。這是一匹白馬,全身像玉做的,尾巴和鬃毛是紅色的,大家都說是千里馬,又說是龍駒。試騎後,果然跑得很快。王武想把這匹馬獻給大將軍薛公,就配置金馬鞍,玉轡頭,又裝飾上珠寶。一切都準備好,就等機會進獻了,那匹馬忽然在馬棚裏大叫一聲,變成了一匹泥馬。王武大喫一驚,把泥馬燒掉了。

【原文】京洛富人王武者性苟且,能媚於豪貴,忽知有人貨駿馬,遂急令人多與金帛,於衆中爭得之。其馬白色,如一團美玉。其鬃尾赤如朱,皆言千里足也。又疑是龍駒,馳驟之駛,非常馬得及。王武將以獻大將軍薛公,乃廣設以金鞍玉勒,間之珠翠,方伺其便達意也。其馬忽於廄中大嘶一聲後化爲一泥塑之馬立焉。武大驚訝,遂焚燬之。

《搜神後記》:

趙固經常騎一匹紅色的馬上戰場,對這匹馬特別喜愛,經常拴在自己住宅前。某天,馬忽然肚子脹,不一會兒就死了。當時郭璞從這路過,正要拜訪李固。守門小吏對郭璞說:“將軍的愛馬死了,他現在心情很不好。”郭璞說:“你進去稟報,就說我能救活它,將軍一定會見我的。”

小吏進去稟報,李固很高興,讓人請郭璞進來。寒暄過後,李固着急的問:“你能救活我的馬嗎?”郭璞說可以。又問他用什麼方法。郭璞說:“你找二三十個健壯的小卒,都拿着竹竿往東走三十里,看到某處的丘陵樹林好像是座社廟,就用竹竿在草叢裏抽打。驚出一個動物後,就趕緊抓住帶回來。如果能抓住那個東西,馬就有救了。”

於是,李固派了五十個驍勇的士兵。果然在樹林裏發現一個像猴子但不是猴子的動物。大家一起追趕包圍,抓住帶回來。這個動物遠遠地看到死馬,就掙扎跳躍,往死馬那裏去。郭璞讓放開它。這個東西就走到馬腦袋那,對着馬鼻子吸氣。吸了好久,馬跳起來複活,而那個動物不見了。李固送給郭璞很多禮物,郭璞用這些財物做路費去了江東。

【原文】趙固常乘一匹赤馬以戰徵,甚所愛重。常系所住齋前,忽腹脹,少時死。郭璞從北過,因往詣之。門吏雲:將軍好馬,甚愛惜。今死,甚懊惋。璞便語門吏雲:可入通,道吾能活此馬,則必見我。門吏聞之驚喜,即啓固。固踊躍,令門吏走往迎之。始交寒溫,便問:卿能活我馬乎。璞曰:我可活爾。固忻喜,即問:須何方術。璞雲:得卿同心健兒二三十人,皆令持竹竿,於此東行三十里,當有丘陵林樹,狀若社廟。有此者,便當以竹竿攪擾打拍之。當得一物,便急持歸。既得此物,馬便活矣。

於是左右驍勇之士五十人使去。果如璞言,得大叢林,有一物似猴而非走出。人共逐得,便抱持歸。此物遙見死馬,便跳梁欲往。璞令放之。此物便自走往馬頭間,噓吸其鼻。良久,馬起,噴奮奔迅,便不見此物。固厚貲給,璞得過江左。

《聞奇錄》:

沈傅師做玄武節度使的時候,偶然聽見堂前有馬在嘶鳴,聲音很近,卻沒找到。另外一天,又聽到馬嘶,好像在大堂下面。派人向下挖掘,一丈深後,遇到一個小洞,裏面有一隻小小的玉馬,兩三寸高,四五寸長。叫起來卻和普通馬的聲音一樣大。沈傅師讓人做了金馬槽,研碎了硃砂餵它。玉馬的糞便像綠豆那麼大,顏色金燦燦的。沈傅師經常親自餵它。

【原文】沈傅師爲宣武節度使。堂前忽馬嘶,其聲甚近,求之不得。他日嘶聲極近,似在堂下,掘之深丈餘,遇小空洞,其間得一玉馬。高二三寸,長四五寸。嘶,則如壯馬之聲。其致碎硃砂,貯以金槽。糞如菉豆,而赤如金色。沈公恆,以硃砂喂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