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是一个邵氏影展,《刺马》、《倾国倾城》,接连两晚;我却激动莫名。可能我这个年纪,要想在大屏幕上看邵氏的电影,以前没有机会,以后越来越渺茫。冲这点,感谢上海电影节。

《倾国倾城》那晚见到了久违的狄龙和刘家辉。龙叔老得让人有些不忍心,风度却仍在,高大挺拔,一出现,就是大哥的范儿。

从初衷上讲,我主要是去看电影,而不是去看明星的,可能稍微冷静那么一点点。最大的感受是,去现场的狄龙的影迷是幸福的,不仅是距离近,气氛放松,而且几乎是有求必应,签名合影(这个,我没上前,不是我的风格啊,呵呵),再陪着所有人看完整场电影。而龙叔显然有备而来,开场白设计得精心大气,措辞语气都很见功力,上海话、国语英语齐上,还记着拿夫人开个玩笑;结束时拿出准备好的照片,不能不说是周到和老到的,看得出是龙叔一贯的认真和沉稳;香港老演员的亲和礼仪和气派风度在狄龙身上表现得尤其好。相比之下刘家辉要放松和随意得多,完全没有什么架子,说话也是家常范儿,反倒让他脱离了“老演员”的感觉,显得年轻精神很多。发布会开始前和电影结束后灯亮起,开口说第一句话的,都是狄龙,不是主持人,更不是辉哥;大哥的气场,自然还是在的;但因着他确实是大哥,确实应该有这气场,因此才不显得突兀,也不觉得是刻意冷落了刘家辉。《倾国倾城》放映过程中,同行的一位不谙此道的朋友问我,这小太监(指姜大卫饰演的寇连材)的戏份怎么如此出彩,都看不出谁是主角谁是配角。我瞟瞟第一排那个半光亮的脑门,联想起多年诸多不知真假的旧闻,心里不免浮出几丝唏嘘。当事人既不愿再提,故事也就翻过去了,无谓执着个所以然。往事已矣,那些丰神俊朗的年轻人都老了,今天龙叔辉哥站在这里,也只是看着台下百来号人,当年的万人空巷永远都不复存在了。而际遇是一件无奈的事情,有谁能想到当年在邵氏寂寂无名的吴宇森,今日成为蜚声国际的大导演,狄龙的再创辉煌,也要拜吴宇森所赐;昔日另一位搭档尔东升,如今是香港拍文艺片最好的导演之一;更多的昔年的悍将、明星,如今湮没无闻;集万千荣宠于一身,受张彻百般偏爱的傅声,离世都已经25载了。际遇是件很磨人的事情。看着影片里表情活跃、流畅自然的小寇子,和演得用力认真、一丝不苟的皇帝,叹一句他们究竟是不同的演员,究竟不能用前者的个性来要求后者,用后者的态度来要求前者。内心释然就好。这一夜有人为了昔年的旧梦而去,有人为了永远的痴迷而去,有人为了那个辉煌的年代而去。不论何种初衷,想来,都是欢欣而来,乘兴而归。这是个泛黄的夜,却同样流光溢彩。

我处理图的技术一向不高,借gracie的这张用一下

喏,我拍的就成这样了……惭愧

这张是谁拍得来着,我也不记得了,反正一并谢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