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 京津冀書館

最近,是否應該讓家長批改孩子家庭作業的話題在全網鬧得沸沸揚,其實,孩子的教育離不開學校,同樣也少不了家庭,與其我們爭論應該由誰來批改家庭作業,還不如我們各自探討一下孩子在家庭作業上出現的問題。

很多家長反映,現在的孩子依賴性太強了,寫個家庭作業都要全程監護,稍不留意就開小差了,不要說批改,很多孩子就是按時按量完成作業就夠嗆。

下面我就結合我作爲一個父親的經驗,談談讓孩子養成自覺做家庭作業的一點體會。

一、從頭抓起,培養自覺做作業的習慣

小學階段的孩子,往往因年齡小而管不住自己,放學回家多是書包一放便玩,而且又多玩得忘了時間,直至家長催促,他才做作業。一般來說,孩子進入二年級便有少量家庭作業了,爲此,自覺主動完成作業的習慣須從一開始抓起。

記得我的孩子升入二年級的第一天,我到家天已經黑了,一看孩子正在玩手機。便把她叫到身邊問:“今天你有什麼事要做嗎?”她好像突然想起來似地對我說:“老師留作業了!”我一聽笑着說:“好,你現在二年級了,長大了,老師佈置一點兒作業讓你們回家做,看誰在家跟在學校一樣認真,“

她歪着腦袋聽得很認真,我又告訴她:“今後每天到家,可先喫點兒東西,再玩一會兒外兒,只需一會兒,不能忘了時間,然後自己動手做作業,不可等爸媽催促,能做到嗎?“她認真地點了點頭,第二天,孩子果然按我說的做了,我一到案,她忙理上來將作業遞給我,我一看做得不錯,很高興地說“直是子聽話的好孩子,我相信你一定能天天這樣,”

此後,孩子幾乎每天如此,偶爾玩得忘了時間時,我只要使個眼色,她會立即管住自己,這樣,孩子做家庭作業再也不要別人催她“動手”了。

二、掌握時間、培養專心做作業的習慣

孩子在校做作業,環境安靜,加之老師在場因而注意力集中,作業效率較高,而在家做作業,由於在自己的小天地裏,無拘無束,他們常會“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時做時停,邊玩邊做。

因此,須培養孩子專心做作業的習慣。如何使孩子專心做作業呢?我的體會是可由掌握作業時間上入手,記得那一天,孩子回家告訴我,老師佈置抄寫十個生字,每字三遍,還有八道計算題,我有心計算了一下作業的時間,便沒有說什麼。

結果,我見她一會兒做作業,一會兒捏橡皮泥,一會兒發呆,一會兒在書中亂畫,結果那點兒作業竟做了近一個小時。

第二天,作業量與前一天差不多,一到家我就告訴她:“今天爸爸想試試你,作業能不能做到既快又好,我要記下你寫作業的時間。”這一“將軍”果然奏效,只見她坐在那裏一聲不響地做起來,僅12分鐘就把作業做完了。

我見她做得很認真,先誇獎子幾句,然後告訴她:“昨天爸爸也記了你做作業的時間,作業和今天差不多,而昨天做了近一個小時,今天只做了十二分鐘,你知道這是爲什麼嗎?“

她不好意思地一笑,臉紅了。我又告訴她,從今以後,要自己管住自己,每天爭取用最短的時間認真做好作業,然後再玩。

我還要她每天記下自己做作業的時間。這樣,用孩子的經歷教育孩子,很有說服力。此後,孩子作業時無論外面有什麼動靜,她都不會受影響,我也不定期地看看她的作業質量和她的“時間表”,當然,也特別注意爲孩子創造安靜的作業環境。

三、制定規矩,培養獨立做作業的習慣

家長輔導孩子學習很有必要。但我們發現有些家長由於方法不當而陷入了“陪讀”的誤區,結果孩子一做作業就問個沒完,表現出很大的依賴性。

因此,要提高家庭作業的實效,須重視培養孩子獨立作業的習慣。如何培養呢?我認爲可爲孩子立下幾條規矩。我要求孩子在家做作業必須做到:

1、堅決不抄:不管題目難易,堅持獨立思考,不抄他人作業,不抄參考資料。

2、儘量不改;每次作業堅持復看、複查,但要儘可能想好再一次寫正確,力爭不塗塗改改。

3、力求不問:要相信自己能解決作業中的所有問題,遇到難題要想一想,哪怕想出一點點線索也好,不到萬不得已不請教他人。

這樣規矩一立,孩子就有了壓力,有時連續幾周也不見問難題,而作業正確率卻很高。此外,家長輔導也要堅持幾項原則,我是這樣做的:

1、“拖延”時間。一旦孩子“求救”,我是先推說沒空,要孩子自己再想一想。

2、巧妙點撥。孩子問難題時,我都讓她讀一讀題目,說一說題意,談一談想法,提一提問題(不懂的地方),在此基礎上,我再有針對性地點撥,引導思考,而不是奉送答案。

3、引導總結。每輔導一道難題,我都及時引導她自己總結解題方法,並儘可能尋找類似的題目讓她練習,以鞏固效果,觸類旁通。

#家庭作業#家長#二年級收藏

此後,孩子幾乎每天如此,偶爾玩得忘了時間時,我只要使個眼色,她會立即管住自己,這樣,孩子做家庭作業再也不要別人催她“動手”了。

二、掌握時間、培養專心做作業的習慣

孩子在校做作業,環境安靜,加之老師在場因而注意力集中,作業效率較高,而在家做作業,由於在自己的小天地裏,無拘無束,他們常會“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時做時停,邊玩邊做。

因此,須培養孩子專心做作業的習慣。如何使孩子專心做作業呢?我的體會是可由掌握作業時間上入手,記得那一天,孩子回家告訴我,老師佈置抄寫十個生字,每字三遍,還有八道計算題,我有心計算了一下作業的時間,便沒有說什麼。

結果,我見她一會兒做作業,一會兒捏橡皮泥,一會兒發呆,一會兒在書中亂畫,結果那點兒作業竟做了近一個小時。

第二天,作業量與前一天差不多,一到家我就告訴她:“今天爸爸想試試你,作業能不能做到既快又好,我要記下你寫作業的時間。”這一“將軍”果然奏效,只見她坐在那裏一聲不響地做起來,僅12分鐘就把作業做完了。

我見她做得很認真,先誇獎子幾句,然後告訴她:“昨天爸爸也記了你做作業的時間,作業和今天差不多,而昨天做了近一個小時,今天只做了十二分鐘,你知道這是爲什麼嗎?“

她不好意思地一笑,臉紅了。我又告訴她,從今以後,要自己管住自己,每天爭取用最短的時間認真做好作業,然後再玩。

我還要她每天記下自己做作業的時間。這樣,用孩子的經歷教育孩子,很有說服力。此後,孩子作業時無論外面有什麼動靜,她都不會受影響,我也不定期地看看她的作業質量和她的“時間表”,當然,也特別注意爲孩子創造安靜的作業環境。

三、制定規矩,培養獨立做作業的習慣

家長輔導孩子學習很有必要。但我們發現有些家長由於方法不當而陷入了“陪讀”的誤區,結果孩子一做作業就問個沒完,表現出很大的依賴性。

因此,要提高家庭作業的實效,須重視培養孩子獨立作業的習慣。如何培養呢?我認爲可爲孩子立下幾條規矩。我要求孩子在家做作業必須做到:

1、堅決不抄:不管題目難易,堅持獨立思考,不抄他人作業,不抄參考資料。

2、儘量不改;每次作業堅持復看、複查,但要儘可能想好再一次寫正確,力爭不塗塗改改。

3、力求不問:要相信自己能解決作業中的所有問題,遇到難題要想一想,哪怕想出一點點線索也好,不到萬不得已不請教他人。

這樣規矩一立,孩子就有了壓力,有時連續幾周也不見問難題,而作業正確率卻很高。此外,家長輔導也要堅持幾項原則,我是這樣做的:

1、“拖延”時間。一旦孩子“求救”,我是先推說沒空,要孩子自己再想一想。

2、巧妙點撥。孩子問難題時,我都讓她讀一讀題目,說一說題意,談一談想法,提一提問題(不懂的地方),在此基礎上,我再有針對性地點撥,引導思考,而不是奉送答案。

3、引導總結。每輔導一道難題,我都及時引導她自己總結解題方法,並儘可能尋找類似的題目讓她練習,以鞏固效果,觸類旁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