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許多家長跟你我反饋過這樣一個問題,孩子喜歡撒謊,不知道怎麼辦?

比如:

謊報成績,或者說試卷沒有發下來。

爲了虛榮,在同學面前吹牛。

做錯了事情,想方設法瞞着父母。

很多父母會把撒謊當做是洪水猛獸,認爲孩子說謊就是道德有問題。

其實,父母完全沒有必要慌張,撒謊是人正常的生理反應。就像是人受到威脅時候的免疫系統,人一旦感覺到危險,就把不利於自己的信息隱藏起來。

並且小孩子是不會撒謊的,有意識的撒謊是在孩子小學三年級左右纔會有的。孩子會撒謊了,父母應該高興,因爲孩子心理在慢慢趨向成熟。

說謊行爲一般是爲了保護自己的一些隱私、自尊、心理不受到傷害。

孩子撒謊後,父母也應該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平時對孩子太苛刻了。

孩子犯錯之後,通常是自己承受,藏着掖着不讓父母知道。這樣的情況發生一般是父母平時給的包容心不夠,不允許孩子失敗或者是犯錯。

孩子會覺得自己很失敗,不敢跟父母說,因爲得不到支持,只有指責和責罵。爲了逃避恐懼孩子就會選擇撒謊。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孩子撒謊之後得到了更多的關心和愛護,家長髮現孩子撒謊,也沒有及時的給予糾正,導致孩子覺得撒謊不用付出任何的代價,平時只要撒撒嬌就過去了。

當家長髮現孩子爲了獲得某種權益而特意撒謊的時候,一定要及時干預,糾正。

那麼孩子有撒謊行爲的時候,作爲父母應該怎麼對待呢?打罵嗎?

如果父母發現孩子撒謊了,首先要做的就是在沒有搞清楚事實真相之前,先控制住自己的情緒。父母不要將撒謊行爲看成是很壞的道德墮落,而強化孩子的撒謊行爲。

1

對孩子的撒謊,區別對待

發現孩子撒謊,一定要先了解孩子撒謊的原因,是爲了保護自己撒謊還是爲了獲取利益而撒謊。兩者的出發點不一定,父母需要區別對待。

如果是保護自己而撒謊,父母應該多關心孩子,瞭解孩子撒謊的原因。

比如孩子謊報了考試成績,因爲害怕捱罵:

“兒子,是不是孩子媽媽呵斥你,才謊報成績的?”

“這次失敗了沒有關係,媽媽並不生氣,一次失敗沒有關係,我們要學會總結經驗,避免下次犯同樣的錯誤。”

如果孩子是爲了獲取利益而耍小聰明或撒謊,就需要及時糾正,絕對不能姑息。

比如孩子撒謊是逃避責任:

“兒子,因撒謊而得到的東西,一定會因爲謊言被戳破而消失。”

“兒子,撒謊並不能解決問題,而且爲了一個謊言,需要無數個謊言來掩蓋。我們想要的東西可以直接說出來。犯錯和失敗並不可怕,勇敢是解決事情的唯一辦法。我們一定可以做好的,對不對?”

2

引導孩子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給孩子從小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是非常重要的。爲了利益而弄虛作假,爲了虛榮而吹牛謊報,是絕對不可取的。

這樣做得到的一切,在將來的某一天而化爲虛有,而且還會付出更大的代價。通過撒謊得來的一切終將不是屬於自己的東西。

比如,孩子拿了家裏的錢,但問的時候一口咬定沒有。

“兒子,如果你真的拿了家裏的錢,你現在主動承擔錯誤,媽媽不會懲罰你,反而會獎勵你。反之後面媽媽發現真的拿了家裏的錢,一定會嚴厲的懲罰你。”

引導孩子說出真話,而不是通過威脅和責罵讓孩子承認錯誤。

3

給孩子樹立正確面對問題的榜樣

父母在生活中要樹立好正確的榜樣。

要讓孩子面對問題不撒謊、不逃避,家長首先要遇到問題不撒謊、不逃避,同時勇敢的面對。

孩子很多的行爲舉止都是從父母身上學來的,孩子撒謊,一定要想反思自己身上的問題。

我們要用行動告訴孩子,說真話比說謊話更有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