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話說得越滿,到頭來越是丟臉。印度曾經信誓旦旦地表示“不怕同時與2個鄰國開戰”、“能夠同時打贏2.5場戰爭”,如今爲了避免多線對峙,低眉順眼地向尼泊爾“服軟”。

據印媒報道,印度陸軍司令納拉萬11月4日前往尼泊爾,進行爲期3天的訪問。主要議程就是與尼泊爾修復關係,尤其是軍事關係。納拉萬還會拜見尼泊爾總統班達裏。而尼泊爾方面對主動來求和的印度人也是“網開一面”,以勝利者的姿態授予納拉萬“榮譽將軍”稱號。

尼泊爾與印度之間有將近1800公里的漫長邊界,而印度長期以來一直不斷蠶食尼泊爾的領土。2020年6月15日,貪得無厭的印軍企圖侵佔尼泊爾領土,奪取面積約75平方公里的卡拉帕尼地區。這一地區位於中尼印三國交界,戰略意義十分重要。尼泊爾軍隊奮起保衛領土,與印軍交火,雙方各有傷亡。由此印度與尼泊爾交惡。

印度在領土問題上小偷小摸的毛病改不了,由此四處樹敵,周邊態勢相當惡劣。而尼泊爾作爲正義的一方,獲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支持。新德里既沒佔到便宜,又出了醜,自然不甘心。於是印度又使出陰險和齷齪的招數,在中尼之間製造矛盾,造謠稱尼泊爾土地被侵佔。納拉萬訪問尼泊爾,目的絕非爲了什麼傳統友誼。

以“大英帝國天然繼承人”自居的印度,一直都把周邊的弱小鄰國當成隨意揉捏的軟柿子。這次在尼泊爾面前做低伏小,其實是實在撐不住的結果。

 1、印度與最大鄰國陷入對峙,主要力量都被牽制

不要認爲印度對和平有什麼渴望,印度就是區域和平的死敵。新德里之所以單方面撤出與尼泊爾對峙的大部分兵力,不是因爲突然看尼泊爾順眼,而是因爲主要力量都被牽制,實在是騰不出手毆打尼泊爾。

新德里電視臺(NDTV)在11月4日透露,由於與最大鄰國的對峙沒有緩和的跡象,因此印度士兵不得不在嚴寒裏苦捱。爲了應對酷寒,印度緊急從美國進口禦寒衣物。不過該地區部署了9萬大軍,禦寒衣物的缺口仍達到30000套左右。

在疫情和經濟嚴重下滑的雙重打擊下,印度的實力受到了削弱,與最大鄰國是此消彼長。氣喘吁吁的印軍,如今還要在高原硬挺下去,因此不得不集中所有資源。等到對峙一結束,印度遲早還是要報復尼泊爾。

 2、巴基斯坦將在近期出手

印度2019年將印控克什米爾劃入所謂的“直轄區”,率先改變了現狀,是不折不扣的“和平破壞者”。印方的所作所爲,加劇了地區緊張態勢。

據巴基斯坦媒體報道,該國首腦伊姆蘭-汗將很快訪問克什米爾地區,並正式宣佈將克什米爾的吉爾吉特-巴爾蒂斯坦地區升級爲省級行政區。這將是巴基斯坦的第5個省。這一地區也將由此選出自己的議員進入國會。

巴基斯坦的這個重大決定毋庸置疑會狠狠跺在印度的髒手上。對此,印方是惱羞成怒、氣急敗壞。印媒在11月4日聲稱,巴基斯坦之所以敢這麼做,主要就是因爲得到了臨近大國的支持。

投資超過600億美元的“中巴經濟走廊”要經過吉爾吉特-巴爾蒂斯坦地區,由此通往瓜達爾港。爲了保障這條大動脈的安全,需要將風險降到最低。把吉爾吉特-巴爾蒂斯坦地區升級爲省,能夠名正言順地爲走廊提供足夠的保護。

當然,這對印度而言又是一個雖然苦澀但不得不吞下的“果實”。是新德里首先打破平衡,首先挑釁,首先激化矛盾,純屬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3、在美國協調下,印度也在重新調整與弱小鄰國的關係

印度一隻腳已經加入美日印澳組成的“四國機制”,而且是“印太戰略”的重要一環。無論是拜登還是特朗普勝選,遏制大國崛起都是對外政策的核心。既然已經當了美國的打手,就要聽美國的使喚。在美國的協調下,印度似乎正在調整與周邊弱小鄰國的關係。

蓬佩奧的最後一次出訪,包括印度、馬爾代夫和斯里蘭卡3個南亞國家。這種安排顯然不是隨意做出的。印度以“南亞霸主”的姿態欺辱小國,從根本上來說不利於美國的亞洲策略。印度的“乞丐版霸權”,實際上將這些小國都推向了崛起中的大國。

最近的一些跡象表明,印度開始注意到這種行爲的不智,也開始採取拉攏手段。譬如向緬甸贈送二手“基洛”級潛艇。緬甸作爲窮國,哪有錢購買嶄新的潛艇,既然印度送上門來,當然是不要白不要。拉攏緬甸,也是印度“東向戰略”的起手式。如果連印度洋周邊國家都搞不定,印度也就不要想在馬六甲以東擴展影響力了。

總而言之,一個傲慢、自負、欺凌弱小、不得人心的印度纔是令人放心的印度。而展現出柔軟、和善、慷慨姿態的印度則必須予以足夠重視和警惕。(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