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海寧的周先生(化名)最近參加了體檢

一直特別注重養生的他自信滿滿

但是查出來的結果

卻讓他寢食難安

家人也爲他着急

原來B超結果顯示周先生有肝臟瀰漫性腫塊

懷疑是腫瘤

建議:肝臟穿刺或手術準備

這可把他嚇得不輕

怎麼辦呢?難道是“肝癌”?

周先生越想越怕……

周先生到底怎麼了?

周先生(化名)趕緊來到了海寧市人民醫院,在門診服務檯分診護士的引導下,來到了MDT肝病介入聯合門診。

海寧市人民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浙一專家)章益民教授與放射科主任陳忠華分析了周先生的病情,建議周先生到浙一總院,更深一步進行普美顯肝臟磁共振、腫瘤指標的檢查。(注:普美顯是一種肝臟特異性攝取的磁共振造影劑,用於肝臟病變的診斷。)

沒過幾天,周先生拿着檢查結果再次來到MDT肝病介入聯合門診,一進門,章教授就主動迎了上去,“你的腫塊不是惡性腫瘤,你可以放心。”

原因竟和平常在喫的補藥有關

周先生一聽不是腫瘤,一直懸着的心,終於落下來了。不過還是不放心地問道:“那肝臟上的是啥?”

章教授與陳醫生拿起了普美顯磁共振片,分析周先生的檢查結果,問道:“你平時是不是服用某些藥物?”

周先生告訴兩位醫生,半年前自己聽說“三七、決明子”這類中草藥對身體有保健作用,所以一直在服用這些中草藥。

△三七(圖片來源於網絡)
△決明子(圖片來源於網絡)

“這就對上了,經過我們的共同分析,並結合你的服藥史,我們推斷主要還是這些藥物引起的肝小靜脈損傷,影像學上看起來像瀰漫性腫塊,所以你必須停止服用那些藥物。”章教授說。

千萬不要認爲中草藥沒副作用

平時生活中,當我們身邊人生病時,總有些人推薦去喫點中藥,認爲中藥沒有副作用,不會傷身。有人甚至迷信一些網傳的偏方,不經過中醫診斷,就擅自服用中藥“治病”。殊不知這樣做不僅不能治病養生,還有可能損傷肝臟。

《光明日報》曾報道了一個“亂用中藥導致肝衰竭”的案例。據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副主任醫師徐京杭介紹,他曾接診過一位患肝衰竭的中年女性患者,原因是之前因爲頭髮白的問題,一直都在用何首烏來黑髮。救治成功後,病人還一臉無辜地說,何首烏算什麼藥啊。

除了何首烏以外,使用以下藥物時也需要注意傷肝問題。

1

長期用番瀉葉通便

出現便祕,許多患者會自行選擇番瀉葉來治療。如果長期過量服用,它在腸道內代謝的蒽酮類似活性產物,易傷害肝臟。

△番瀉葉(圖片來源於網絡)

建議:

番瀉葉確實有不錯的瀉下作用,但更適合急性便祕,且一般用量5~6克即可。常出現畏寒喜暖、大便稀溏等證的平素脾胃虛寒者也不宜用。

2

服用艾葉治痛經

中醫認爲艾葉具有溫經止血、散寒調經等作用。有些人自行用艾葉茶治療痛經,甚至預防疾病。研究發現,艾葉中含有的一些揮發油或水溶性物質,長期服用可以對肝臟造成損傷,嚴重時甚至出現肝硬化等疾病。

△艾葉(圖片來源於網絡)

建議:

艾葉可在經前3~5天開始服藥,但不能長期、大量使用。連服1周,若症狀仍未緩解,應馬上停藥就醫。

3

用白果泡茶止咳

有些老年哮喘患者,會喜歡撿路邊的白果泡茶喝。

但未經炮製的白果核仁中還含有銀杏酸、苦杏仁苷等有毒成分。過量服用易導致腹脹,嚴重者甚至會出現肝中毒等問題。

△白果(圖片來源於網絡)

建議:

一般情況下,白果炒熟後可將大部分的苦杏仁苷去除,使毒性減低。可將白果剝殼後泡水一小時左右再加熱食用。但成年人一般一次不要超過10粒,兒童一定不要超過5粒。5歲以下兒童禁喫。易出血和身體虛寒者也不宜用白果。

在這裏,章教授也想提醒大家,雖然有些中草藥有治療作用,但是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不能以爲有保健作用就隨便亂用藥。

再強調一下

中藥也是藥

用前一定要請教醫生

也切不可盲目聽信所謂的偏方

點個

提醒給更多人吧

來源:光明日報、生命時報

編輯:王老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