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隋唐英雄演義,其實大家想起來的不僅僅是《隋唐演義》這一本書,還有《說唐》《興唐傳》等諸多的隋唐英雄小說。而這些小說當中,我們可以看到衆多隋唐時期的英雄好漢們廝殺比鬥。但是無論是《說唐》當中的隋唐十八好漢,還是後世評書當中的四猛四絕十三傑。對於隋唐好漢都有一些排名和評價,而這些評價排行當中,排行前三位的必然是李元霸、宇文成都和裴元慶。

隋唐十八好漢雖然足足十八人,但是實力差距也是非常大,可以劃分爲七八個層次。而身爲隋唐第一猛將,十八好漢之首,手持八百斤鐵鎚,坐騎萬里雲的李元霸,自然是屬於第一檔的。而且李元霸可以說是自己獨居一檔,對於第二檔,或者說對十八好漢當中剩餘的十七人加起來,都是碾壓級別的。在四明山戰役當中,李元霸擊敗了十八路叛軍,共二百三十萬人,在紫金山戰役當中,李元霸將180萬人殺至65萬人。雖然不像網絡上流傳的是他一個人啥的,但是也可以看出來此等猛將的厲害了。

隋唐十八好漢的第二檔就兩個人,就是宇文成都和裴元慶了。宇文成都是宇文化及的兒子,被楊廣封爲隋朝天寶大將軍,曾經被賜予了“天下第一橫勇無敵”的金牌。使四百斤的鳳翅鎦金鎲,騎千里黃花馬。曾經一人獨敗隋唐十八好漢第四五六名的雄闊海、伍雲召和伍天錫。但是如此悍將,也不是李元霸的一合之敵,在皇宮外,宇文成都與李元霸比試力氣。李元霸將單個重3000斤的金獅子舉進了皇宮再放了回去,而宇文成都卻是很艱難了,在《興唐傳》的描述當中,更是說宇文成都因爲強行使勁,而吐血倒在了皇宮當中。最後在潼關紫金山下,宇文成都被李元霸撕了。

隋唐十八好漢當中第二檔的另外一人,裴元慶也是天賦異稟,力大無窮之人。他手持一對銀錘,共重三百斤(也有說各重三百斤的,但是作爲第三好漢,我們就取共重300斤吧,比第二好漢要低一些) ,坐騎爲“照夜玉獅子”。裴元慶也曾經與李元霸交手,但是比起宇文成都給了李元霸兩下就把自己的虎口震出血了不同,裴元慶是實打實的接了李元霸三錘而未死,也因此而名震天下。最後裴元慶被新文禮引到了慶墜山當中,引動火箭發動地鐵被燒死,年僅十五歲。

當然了,無論是宇文成都還是裴元慶,都是沒法與李元霸相比的,可以說宇文成都和裴元慶再怎麼描述,都還屬於是人的範疇,而李元霸,則已經是修仙的等級了。不過既然宇文成都和裴元慶這兩人無法與李元霸相比,那他們兩個人比較的話,又是誰更強一些呢?難道真的就是排行第二的宇文成都要強於排行第三的裴元慶嗎?

其實我們從之前兩個人與李元霸的交手也能夠看出一二來,宇文成都雖然武器要比裴元慶要重一些,但是力量的話是不如裴元慶的。畢竟裴元慶還能夠接住李元霸三錘,而宇文成都連一錘都接不了,可以看得出來力量還是比較懸殊的。李元霸也說道,天下沒人能夠擋我半錘,而你能夠接我三錘,也算是條好漢。此外裴元慶還有一招打敗單雄信,一鎚打敗秦叔寶,一鎚打敗程咬金的赫赫戰績,即便是同樣使用300斤武器的楊林,也被裴元慶一招敗下陣來。

而裴元慶其實也有和宇文成都直接交手的記錄。在書中叫作“三傑篡二傑”,楊廣下揚州賞瓊花的時候,被十八路反王圍攻,天寶將宇文成都出列叫陣各路反王。隋唐十八好漢第四五六名的雄闊海、伍雲召和伍天錫依次出陣與宇文成都較量,最後三人齊上陣也奈何不了宇文成都。這個時候裴元慶押運糧草來了,便讓這三人回陣,自己與宇文成都單挑,僅一錘就把宇文成都打吐血了。

但是畢竟宇文成都已經和三人鬥了半天了,體力什麼的都跟不上,所以裴元慶算是撿了一個漏,不能完全證明說裴元慶的實力就在宇文成都之上。不過畢竟裴元慶也才十來歲,骨骼都還沒發育完全呢,而宇文成都27歲左右,正是壯年。如果雙方都處於人生的巔峯期的話,裴元慶必然是在宇文成都之上的。而即便是有年齡差異,如果兩個人都處於體力充沛的情況下的話,我想這兩個人的勝負也在五五之數,裴元慶力量更強一些,宇文成都經驗更老道一點。

圖:互聯網

文:悠然布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