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之後,山西的文人、文韻、文脈可以說斷層了。也正是基於此,在山西省會太原的雙塔寺景區,修建有一座塔,命名“文峯塔”,相傳就是爲了振興山西文脈。

但是即便如此,山西的文風與唐宋相比,還是要遜色不少。在清代1456名的山西籍進士中,無人高中狀元,僅有榜眼1人,探花3人。

其中今天要說的主人公王文在,就是3名探花中的其中之一。王文在在同治戊辰年的殿試中取得一甲第三名探花的好成績,被欽點爲正七品的翰林院編修,可謂頂尖翹楚、鳳毛麟角。

王文在,山西絳州稷山人(今運城稷山縣)塢堆村人。王文在出生於1834年,幼時好學,聰明伶俐,所讀詩文,過目不忘,於24歲科試第一名。29歲保和殿複試第一名,同治七年34歲時戊辰科殿試居一甲第三名,被欽點爲“探花”,爲翰林院編修。

王文在後來還曾擔任過湖南大主考,湖北學政, 後主講於河津書院、河東書院、 晉陽令德堂書院,爲山西的文化事業做出了不朽貢獻。他學識淵博,文采斐然;書法功力,尤爲精湛。傳說慈禧太后在看過王文在的試卷後,曾給予了“文冠七品,筆壓三班”的讚譽。

這時候很多人可能會問,古代的科舉考試難不難?文史君在看了近期展出的晚清“會試硃卷”後,直言那難度是相當的高。在這裏,先給大家科普個知識,何爲“硃卷”?

古代的硃卷制度,始於宋代,並且在明清兩代的鄉試、會試中得到廣泛的應用。所謂硃卷,就是由專門配備的謄錄官,用硃筆(即紅筆)將應試者的原卷照抄謄錄而成,再送至閱卷官處評審,以避免通過識別字跡、暗記等手段而營私舞弊。

這樣就保證了作爲國家“掄才大典”的科舉考試的公正和公平。通常在鄉試、會試開榜之後的十日,落榜的考生可以憑着卷票,領回帶有考官評語的落卷。這樣既保證了公正取士,又落實了考官的責任和方便考生的申訴。這一點,不得不佩服古人的匠心和智慧。

我們且不論古代的試卷正卷有多難。單單是試卷的一個“試帖詩”,就令今人咋舌。

試帖詩,是古代學子參加科舉考試的必考科目,通常爲五言八韻詩,全詩十六句,每句五個字,每兩句爲一聯,一聯中的下聯押韻,全詩需用八韻,故稱爲“五言八韻”。

試帖詩的題目前面通常要加上“賦得”二字,即賦是詩的意思,得是合乎的意思。大家熟知的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詩,就是白居易16歲參加科舉考試時的即興之作。白居易因這首詩一舉成名,多半也是因爲這樣優秀的作品在考場上臨場發揮而得,實非易事。

另外在寫“試帖詩”的時候,在詩題的後面還要註明“得*字”,即考試作詩時作者必須按照“*”字用韻,這個“*”字需在考試時作的試帖詩中作爲韻字出現。

王文在參加的會試的“試帖詩”的題目是“賦得千林嫩葉始藏鶯,得藏字五言八韻”,其中“千林嫩葉始藏鶯”出自唐代詩人鄭愔的《奉和春日幸望春宮》。鄭愔的全詩如下:“晨蹕凌高轉翠旌,春樓望遠背朱城。忽排花上游天苑,卻坐雲邊看帝京。百草香心初罥蝶,千林嫩葉始藏鶯。幸同葵藿傾陽早,願比盤根應候榮。”

王文在的會試硃卷的最後部分,刊刻了同治戊辰年會試中作的五言八韻試帖詩:“甫得香巢穩,鶯遷願始償。林容猶覺嫩,葉底已堪藏。淺暈柔荑碧,低翻繍羽黃。繞堤紛映帶,選樹費商量。翦翦裁風細,深深坐雨涼。曲才金縷試,陰待翠帷張。霧影輕遮縠,春聲暖人簧。高飛依上苑,鳴盛葉鸞凰。”

讀罷王文在的試帖詩,就可對其的才華略見一斑。古代科舉非同小可,所選拔之人也將是龍中之龍,棟樑之才!

讀者們,關於“古代的科舉考試”,大家怎麼看?如果喜歡本文章,請轉發收藏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