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曾经的国军名将,解放战争中战败被俘的杜聿明因病去世,被葬入了八宝山。八宝山革命公墓葬的大部分都是我们的党军政领导人,以及有名的爱国人士、科学家等,为什么这位曾经的战俘也能被葬入八宝山呢?

其实,这与他抗战时期的功劳分不开的,作为一位抗日功臣,恢复自由身份后的杜聿明,自然也需要得到公正的评价与肯定。

杜聿明是陕西人,父亲是老同盟会员,受到父亲的影响,再加上性格使然,杜聿明在中学毕业后投笔从戎,成了黄埔军校第一期的学员。在讨伐陈炯明的战斗中,杜聿明开始展现自己的军事才华。

抗战开始时,杜聿明被任命为国民党第一个装甲兵团的第一任团长,这也是杜聿明起家的部队,在1938年扩编为第200师,后来又扩编为第21军,最后改番号为第五军。

杜聿明善于练兵,又不畏苦战,在1939年昆仑关战役中,杜聿明凭着实力打了一场攻坚战,重创了日军中有着“钢军“这一称号的第五师团,而这场胜利,对当时的中国意义重大。

1939年11月,桂南会战爆发,前线总指挥白崇禧把日军重要的进攻方向放在了柳州,没想日军在钦州湾登陆后直奔南宁而去,因为准备不足,南宁沦陷,接着就占领了昆仑关。

南宁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日军占领这里直接切断了西南的国际交通线,还威胁到了重庆,因此白崇禧在12月15日发动了对昆仑关的反攻,杜聿明的第五军担任的是其中的主攻任务。

杜聿明部署得当,他让郑洞国带着第一师和坦克部队发起进攻,让戴安澜带队去拦截日军的增援,结果在这一战中,第五军还真的压制住了日军的炮兵阵地,只用一天时间就收复了昆仑关主阵地,而日军的增援也被国军包抄,到了12月31日,大部分敌军都被歼灭,昆仑关被收复。

这一战的胜利并不只在这场战斗本身,而是因为这次昆仑关战役的胜利,是中国军队在攻坚战中第一次重创了日军,其日军王牌第五师团下辖的第十二旅团,军官死亡率达到85%以上,全旅上下一共死了4000多人,这对中国军民的士气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提升和鼓舞。

当时杜聿明所带领的兵力与装备,并不比日本强多少,这也证明了杜聿明的军事指挥能力,杜聿明因此名声大噪,此后参加了几乎所有的国民党方面的大型会战。

后来杜聿明又被派去缅甸作战,在缅北战争中,杜聿明患了重病,只能被人抬着行军。就这样,他还指挥军队获得了多次胜利,在抗日战场上,杜聿明的贡献是不可否认的。

也正是因为杜聿明太能打了,到了解放战争时期才被蒋介石当成了救火队长,哪里情势吃紧就被派去哪里。

最后一次,被派去淮海战场,结果兵败被俘。当时杜聿明身上有病,可是他还是在冰天雪地中坚持到了最后一刻,这种精神还是很让人敬佩的。杜聿明在被特赦后,也一直在为两岸和平统一奔走,再加上他以前的功劳,他被埋进八宝山也是理所当然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