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在我市赴環縣虎洞鎮賈驛村幫扶隊員閆偉鵬的協調下,甘肅嘉恆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爲虎洞鎮賈塬小學捐贈了一批學習和生活物資。11月6日,記者和電視臺一位同仁前往賈塬小學採訪,本想只採寫一則簡單的教育扶貧消息,但在採訪過程中,我們收穫了更多的感動和希望。

賈塬小學距離虎洞鎮僅僅六七公里,但海拔卻足足高出四百多米。學校從幼兒園到六年級,一共有22名學生,4名老師擔負起了這裏所有的教學任務。

從另一名幫扶隊員孫開榮的口中我們得知,這所小學是專門爲賈驛村塬上的賈塬組設立的,目的是方便這裏的孩子能就近讀書。

走進賈塬小學,五星紅旗迎風招展。在一、六年級的教室裏,一共只有5名學生。伴隨着並不流暢的電子琴聲,孩子們正在認真地學唱《同一首歌》:“鮮花曾告訴我你怎樣走過,大地知道你心中的每一個角落……”電子琴是嘉恆公司捐贈的,也是學校現在唯一的電子樂器。

“不會再怕牀榻了”

趁着上課時間,學校老師首先帶我們參觀了學生午休室。我們瞭解到,所有學生的早餐和中午食宿都是由學校提供,全部免費。

嶄新的棗紅色木製牀。

學校以前用桌子拼的牀。

午休室一共兩間,由教室改成,男女各一間。在午休室裏,嶄新的棗紅色木製牀被擺成兩排,牀上是全新的牀墊、被褥和枕頭,被褥鋪得很平整,枕頭擺放整齊,整個房間讓人感覺乾淨、明亮、舒適。

因爲之前見過這裏的住宿條件,看到這些的時候,我鼻子一酸,眼淚差點掉下來。

很多人或許想象不到,在這之前,孩子們睡的是大通鋪,牀是用鋸了一半腿的舊課桌拼起來的,高低不平,桌面上鋪的是舊紙板和薄薄的墊子。學生們小小的身軀睡在上面,輕輕地翻身,就會有吱吱呀呀的響聲,還經常有課桌經不起這小小的身軀而塌掉。

午休時間,我們採訪了六年級的學生胡伊涵。這位小姑娘臉上始終帶着微笑。她告訴我們:“以前學校的牀是桌子拼起來鋪上牀單,睡在上面硬得很,有的還會塌。現在的新牀很軟,很舒服,沒想過能睡這麼好的牀,現在每天上學都很開心,不會怕牀再塌了。”

說話間,幾個幼兒園和一年級的孩子已經悄然入睡。我們不敢再驚擾,在這樣柔軟舒適的牀上睡着,夢應該是甜甜的棉花糖!

“我們有了新籃球”

下課鈴聲響起,孩子們走出教室,開啓了一天中最快樂的時光。他們有的抱着籃球衝向籃球場,那裏有上個月才安裝好的全新籃球架,有的則衝向乒乓球桌,與以往不一樣的是,他們告別了以前用土坯和水泥板搭建的簡易球檯。

新的乒乓球桌。

學校以前的乒乓球桌。

六年級學生賈東今年13歲,二年級時轉來賈塬小學。

我們問他:“你最喜歡的運動是什麼呀?”

“我喜歡籃球、足球和羽毛球。”面對鏡頭,賈東站得筆直,就像在課堂上回答老師的問題。

“那你覺得現在和以前有什麼不一樣呢?”我們繼續問道。

“以前我們課間活動就是做操、打籃球,籃球架很破,籃板是木頭做的,不好投。現在我們有新的籃球和籃球架了。”說到這個,賈東很開心。

新的籃球架。

學校以前的籃球架。

校長張宏儉告訴我們,去年六一的時候,學校舉辦慶六一活動,邀請了駐村工作隊參加。閆偉鵬就是從那時瞭解到學校的教學設備、體育設施、學生的住宿條件都非常差,鋼管木板的籃球架、土坯水泥板壘起來的乒乓球桌、簡陋的牀鋪,整個學校沒有一臺像樣的教學設備。

“我的孩子也在上小學,與嘉峪關比,這裏各方面巨大的差異讓我很不好受。應該爲孩子們做點什麼,這或許就是我們來到這裏幫扶的責任和意義。”閆偉鵬這樣想。

調研、彙報、申請資金,嘉恆公司全力支持。

10月,捐助物資全部到位。15張雙人牀及全部的牀上用品、籃球架、乒乓球桌、投影儀、筆記本電腦和電子琴,合計價值5萬元。

“知識改變命運”

校長張宏儉是我們最後的採訪對象。這位52歲的校長從1989年到2020年,31年,他把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都留在了這所學校裏。

2006年,他原本有機會離開這裏,到條件更好的地方去。但爲了給家鄉的窮孩子一個受教育的機會,他拒絕了調到學區工作的機會。他不敢走,他怕自己走了,學校會支撐不下去。

迎着陽光奔跑的孩子,加油!

原來,近些年,有條件的人家都努力把孩子送到鎮上、城裏上學,留下的基本都是家庭貧困的孩子。張宏儉告訴我們,學生最多的時候有一百多個孩子,最少的時候只有五個。小學一旦撤併,這裏貧困家庭的孩子就面臨着無學可上的困境。

“我留在這裏,就是給這裏的孩子多一些受教育的機會,給這裏的貧困戶多一些希望。知識改變命運,只有抓好教育才能拔窮根,讓孩子們擺脫貧困。在這裏上學,還能給孩子的家庭節省一筆不小的費用,學校離得近,家長也沒有了後顧之憂。”張宏儉說。

爲了綠化校園,又能節省經費,爲孩子們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張宏儉把家裏的樹苗移栽到學校。

考慮到學生太小,張宏儉每天堅持第一個到學校,在學生到校前把校園衛生打掃乾淨。

學校教室漏雨,張宏儉就帶着愛人和兒子親自上陣,修修補補不知多少次……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我們問道,以後沒有學生了怎麼辦?張宏儉笑着說:“那個時候我應該已經退休了。只要我還在這個位置上,我就會全力以赴把學校辦好,把工作幹好,這樣到退休的時候,我的心裏也就沒有啥遺憾和愧疚了!”

扶貧必扶智,治貧先治愚,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根本之策。爲了讓孩子們有一個更美好的明天,爲了讓孩子們不再受苦受窮,張宏儉在奉獻,閆偉鵬在幫扶,嘉恆公司在支持,全社會都在努力。

採訪結束時,孩子們已經開始了下午的課程。當朗朗的讀書聲傳來,我們相信孩子們的明天一定會更美好!(記者 王國賢)

聲 明

嘉峪關新聞網原創微信,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本媒體部分圖片、文章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及著作權,請及時與我們聯繫,將按《嘉峪關日報社稿酬發放辦法》支付稿費。聯繫電話:0937-628760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