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和交通如此發達的現在,國家領導人換屆幾乎是在結果出來的瞬間就能在全球範圍內公佈,而世界各地的人們,只要通過網絡,都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知道結果,這樣的便捷和迅疾是過去所不能想象的。而現在的人更很難想象,在車馬很慢、信息閉塞、沒有網絡和電視的古代,人們是如何知道皇宮中的皇帝已經換人了的呢?

要知道皇宮中的天子離百姓實在是太遠了,很多皇帝甚至一生都沒有離開過都城,更沒有幾個皇帝會微服私訪,他們多數尤其是守成之君,自登上皇位之後的生活就已經註定了,從早上起牀到晚上睡覺,這中間的一切都按照既定的流程來走,這一點在明朝尤爲明顯。

那麼,如此被保護起來的、失去自由的皇帝,對百姓來說是極爲陌生的。似乎哪個皇帝在位,對百姓來說都沒有什麼不同,反正都是遙不可及的存在,在這樣的情況下,倘若新皇登基,百姓又是否會知道呢?

自然是知道的,要知道這可是國家大事,即便與百姓離得很遠,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只要是皇帝管轄範圍內的土地和臣民,就都是皇帝的,自然皇帝更替這件事不可能讓百姓置身事外。

我們知道古代的信息傳遞很慢,交通系統更是不能和現在相比,但並不意味着古代沒有成熟的信息運輸系統,要知道皇帝能統領如此龐大的一個國家,能保證指令下達到全國各地,必然有一套可行的信息傳遞辦法來連接全國各地的官員系統,只要爲官的、爲吏的知道了新皇登基這件事,底下的百姓也就知道了。

而古代用來傳遞信息的一個重要渠道就是驛站。古代歷史上的驛站經過了幾千年的發展,已然是組織嚴密、等級分明、手續完備的成熟運輸系統。驛站又分爲驛、站、鋪三部分,各個部分各司其職,保證了國家各個方面的各種運輸。

比如驛通常是官府接待賓客以及安排官府物資的一個運輸組織,而站則多爲軍事所用,用來傳遞重要的文書和軍情。至於鋪則多爲地方政府領導,用以負責公文、信函的傳遞。州縣之間往來的文書即通過鋪來傳遞。

驛、站、鋪通過四通八達的驛道來實現信息的傳遞,這就構成了完整的驛站制度,皇帝則通過這個驛站進行信息採集、指令發佈與反饋,以保證整個國家在皇帝的統治之下,驛道上從來不缺揹負文書袋匆匆奔馳的驛卒。

隨着驛站制度的成熟,甚至還有相應的處罰制度,比如唐朝時期就制定了很嚴格的處罰條例,驛馬的死損和減少,以及驛卒的減少,驛長都要接受處罰,或者賠償或者杖打。

而驛卒則必須在經過驛站的時候換馬,不換就杖打八十,換馬是要保證速度,倘若文書晚到一天,就杖打八十,晚兩天就是杖打一百六十下,以此類推,甚至可能被流放,倘若延誤的是緊急軍情,則處罰更重,等等,這都保證了信息傳遞的快速有效。

自然,新皇登基的消息也通過驛站傳遞到全國各地,保證皇帝的子民都能知道坐在皇宮裏的皇帝是誰。只不過通過驛道傳遞消息會有滯後性,天子腳下的百姓自然會很快知道新皇帝是誰,而越偏遠的地方,百姓知道得越遠,但也不會太晚知道,至於像海昏侯劉賀那種只做了27天皇帝的情況,可能偏遠地區的百姓壓根就不知道有這麼個皇帝。

驛站傳遞新皇登基自然是最官方的一種辦法,各地官府知道後,會貼告示或者通過別的手段昭示百姓,讓百姓都知道新皇登基這件事,當然除此之外,還有別的方式也能知道新皇登基。

比如說國喪,一般新皇登基是在先君去世之後,皇帝去世時國喪,天才臣民都要服喪,雖然每個朝代對此規定的時間都不一樣,不多但凡是皇帝的子民,都要服喪,清朝時期,規定的服喪時間是27天。

在服喪這件事上,大部分都是要求全國各地的官員,官員品級越小,服喪需遵守得越少,到了百姓則更低,但再低,也是有要求的,比如順治帝去世之後,就有這樣的要求:“音樂、 嫁娶,官停百日,軍民一月。”

百姓一般不需要哭喪,但需要穿素服一段時間,婚姻嫁娶和宴會等在一段時間之內是要叫停的。國不可一日無君,先君既死,自然新君當立,百姓也就自然知道這件事了,再加上官府的告示,天下臣民哪還有不知道的?

當然,也有一些新皇登基並不是因爲先君去世,而可能是太上皇退位了,比如乾隆皇帝。所以這個時候就不能看國喪了,還是要以驛站傳遞來的文書爲準。

除了國喪,還有很多形式可以知道新皇登基這件事,比如改元、大赦天下、避諱、稅賦等等。

新皇登基之後,爲了表示自己的仁德,一般就是大赦天下,各地監獄中的罪人,除了那些十惡不赦或者其他不在赦免之內的外,其餘的都會釋放,還有那些在逃的人員也可以藉着這個機會回到家鄉,既往不咎,這自然也能百姓知道皇宮換了主人。

不過,需要明白的是,新皇登基一般會大赦天下,但大赦天下並不代表着一定是新皇登基,這隻能算作是一個參考。

還有就是避諱,古代皇帝的名字一般都要進行避諱,比如趙匡胤登基之後,其弟趙匡義就改名趙光義,再比如雍正帝即位之後,他的兄弟們都將名字中的胤改成了允,倒是十三爺胤祥因爲和雍正帝極爲親近,雖然他的名字一度被改爲允祥,但在他去世之後,雍正帝又下令將他的名字改回胤祥,這樣的待遇在清朝是獨一份的。

避皇帝諱在古代歷史上是處處可見的,但凡新皇登基,臣民都要避皇帝諱,甚至避皇帝先人諱,除非皇帝沒有格外要求,否則避諱是必須存在的。

這些都能告訴百姓,有新皇登基了,而改元和賦稅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讓百姓知道這件事,一般新皇登基,都要改元,但須知,改元這件事也並不一定,很多皇帝用好幾個年號,因此這隻能算作一個參考。

還有就是賦稅,一般來說新皇登基,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免部分賦稅,只不過這同樣不太靠譜,很多時候,減免賦稅這件事或許百姓壓根就不會知道,也得不到這個優待。

綜上,新皇登基這件事,不論遠近,百姓都是會知道的,只不過時間的早晚而已,這其中最重要的官方渠道就是驛站,再可以通過大赦天下、避諱、國喪、改元和賦稅等方面得知新皇登基這件事,當然,這些都只能從側面讓百姓知道新皇登基知道這件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