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当中,我们总会用到放松,放松身体,放松心情。在练功当中,也强调放松。但是往往却是越放松越紧张。

其实,放松是门大学问,是一个需要长期训练和维持才能做到的状态。

放松不是松散,不是放弃,不是下压,不是。。。

在气功锻炼中,放松是有层次性的。

首先也是最主要的就是情绪的放松,人的各种贪嗔痴慢疑都会导致内气的不安稳,会将内气转化成火,消耗能量。欲火、怒火是耗气最厉害的。也就是说要做到放松的前提是情绪的放松。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就这一点已经决定了放松对大多数人是有难度的,是需要花很大的精力和心思去转变的。放松的方法有很多,有从心入手的,有从身入手的。问题在于你是否愿意去做。为什么很多人练了几年,甚至几十年都没放松,就是卡在这。

有了这个基础,“性住气自回”,内气开始回归丹田,我们称之为“气沉丹田”,“深者蓄”,我们的丹田就可以长出气来,就可以在身体上开始放松的操作了。气沉丹田的初步表现是腹式呼吸。

松命门是丹田气运作的第一步,各家功法都主张站坐是要命门后凸,用怎么凸?强行突出只会导致气血僵滞,其实是一个松。有了丹田气,“蓄则伸”,命门一松开,气就自然地往命门充盈,就像你挖个水渠,水自然会流进去一样。若是水渠里填满了泥浆,你强行注水进去是要出问题的。命门松开后,按之,腰椎关节是松动的,命门也会随着我们的呼吸而起伏。然后我们的带脉,也就是整个腰慢慢做到都松静自如。

有了腰的基础,接下来就是“伸则下”,把骶髂关节松开,内气充盈到骶髂关节处,之后腰胯就能上下前后左右开合。之后就是松尾骨,尾闾下垂。我们常说的是敛臀、裹臀、溜臀、沉胯就是指的这个。到了这个地步,就能“下则定”。慢慢地,内气自然灌注到两腿脚。犹如铅注,自然“定则固”。

下盘松定,就开始“固则萌”,从腰骶开始上松,有人会问为什么不能直接松上身呢,个人认为没有“定则固”的基础,上身很难松透,因为没有根,支撑不了上身。

这时开始,我们的整个脊柱开始松开,气血灌注脊柱,“萌则长”,我们称之为“敛气入脊”、“通小周天”等,因为脊柱气血供应的增加,体质将会有明显的改变。

之后脊柱和肋骨、肋骨之间、体内脏腑、四肢关节逐步松开,此时随着丹田的吐纳,整个身体都会随之开合,我们称之为“丹田呼吸”。慢慢地内气充盈开始显于无形。此时身心全然放松,融于天地,出现“长则退,退则天”的现象,在呼吸上也就进入“胎息”状态,顺道则生。

一个“松”能入道。这个学问不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