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平

插圖|來自網絡

很多人都喜歡說這樣的話“下次再聚”、“改天一起喫飯”,然而改天是哪天,下次是哪次?

我們總以爲時間很多,一切都有機會,殊不知時間從不等人,每一次都有可能是最後一次,所以在能夠好好告別的時候,一定要記得鄭重和對方說“再見”。

知名主持人撒貝寧在節目中透露了一件事。

去年底,撒貝寧的雙胞胎孩子出生。他第一時間發了一條信息給他母親:“你的兩個小孫子出生了。”然而短信那邊卻一直沒有回覆,因爲撒貝寧的母親早在幾年前就已經去世了。

在節目中,撒貝寧透露,他在清理自己的微信時,才發現他每天聊天最多的是同事、朋友,跟母親的微信交流極少,甚至一條語音都沒有。

這成了撒貝寧的遺憾,撒貝寧的後悔和遺憾,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

每個人的微信中都躺着很多人,其中有朋友、同事、父母,甚至於還有一些不熟悉的陌生人。我們習慣了和朋友和同事聊天,即便和陌生人也可以聊得很嗨,卻唯獨不願意花時間和父母聊天。

微信對話框中,父母發了幾條信息,你卻只回寥寥幾個字。“好”、“哦”、“知道了”,語氣裏多是冷漠和不耐煩。

但是翻開和朋友的對話框,你又變成了那個侃侃而談的人。

人其實從不冷漠,只不過我們選擇性把熱情給了我們更在意的人。至於父母,因爲你確信他們不會走,你確信他們愛你會包容你,所以你纔會一次次忽視他們的感受。

然而等你長大了父母也老了,他們不會一直陪伴你,他們也會離而你去。隨着年齡的增長,實際上我們和父母相處的時間越來越少,別總以爲來日方長,這世上多的是世事無常。

01.

等明天,等下次,等以後,總以爲來日方長,實際上來日方長是人生最大的謊言。多少遺憾,就敗於一個“等”字。

我是跟着外婆長大的,從小父母忙工作沒時間照顧我,便把我交由外婆照顧。外婆很慈祥,對我很溫柔,她有一頭花白的頭髮,眼睛有些老花。

小時候的我很調皮,總是製造各種麻煩,但每次外婆都笑着摸摸我的頭,跟我手:沒關係,有外婆在。

長大以後,由於工作的關係,我去了外省,和外婆的聯繫變少,有時候她打電話給我,也會被我以工作忙及時掛斷,當時的我覺得工作、愛情都比家人重要,我總覺得和外婆之間有的是時間,然而我錯了。

我和外婆的最後一次見面,還是在她80歲的壽宴上,當時我還笑着跟外婆說,明年生日我再回來陪您,然而再也沒有明年,外婆生日過後沒多久便意外去世了。

這件事成了我人生中很大的遺憾。

我們總覺得陪伴家人的時間有的是,所以剛步入社會後,都會把重心放在工作、交際以及自己的生活中。

把親人對我們的渴望放在最後,寧可花很多時間去陪沒有血緣關係的人,也不願意花一點時間聽聽家人的嘮叨。

對於年輕人而言,如果不出意外確實來日方長,然而對於逐漸老去的父母來說,即便不出意外時日也不多了。

02.

活到中年才明白,喜歡什麼努力去爭取,想去哪裏及時去,千萬不要覺得以後有的是機會,而錯過了最好的時機。

有人說,父母在,家在,父母去,則家去。以前我不理解這句話,然而等到懂時自己也已經步入中年。

前兩年,小姨一直囔囔着要去北京旅遊,後來遇上表妹離婚,小姨的行程就耽擱了。表妹離婚後帶着孩子回到孃家,讓小姨幫忙帶外孫。

小姨雖然不是太情願,但最終還是答應了。

兩年後,外孫也送到了幼兒園,表妹的工作也穩定了很多,小姨也終於可以省心了一些,她滿心歡喜計劃起去北京的事,然而一次免費體檢,小姨被查出患了癌症。

這件事最後悔的是表妹,她直言不該拖累母親,其實她一個人帶孩子也不是不行,大不了請個保姆,但當時表妹覺得這段婚姻都是小姨逼迫的,如今離婚了母親有責任,所以執意要求母親幫她帶孩子。

不過我卻覺得這件事並不全是表妹的責任,其實小姨很早就想出去旅遊了,只不過以前她看錶妹沒結婚,總覺得自己出去旅遊不合適,太丟人,所以非要等到表妹結了婚纔開始計劃。

很多父母會覺得,孩子沒結婚自己是沒有臉面出去的,所以即便有喜歡的事也不敢去做,喫穿也都很剋制,一方面是怕別人說閒話,另一方面也是覺得以後有機會。

這樣的人其實很多,我身邊一大批想要出去旅遊的人,但每次聞起來要不就是沒錢,要麼就是沒時間,等到有錢也有時間了,卻沒有了那份心情。

等待是最磨人的,有些人最後等到了理想的結果,但也有的人最終只等來了遺憾。

--END--

作者簡介:張平,心理諮詢師,婚姻家庭諮詢師,知名情感自媒體。我有酒,你有故事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