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失去看作另一种陪伴形式,才能理性面对丧失反应。

心理学弗洛伊德认为,可以把一切心理问题,都看作是不冷静的“丧失反应”。心理学家阿德勒也认为,个体的匮乏感造成了自卑情结。一个人的自卑情结,对他的信念、认知、情绪、动机产生了决定性影响。匮乏感与丧失有着共同之处,前者表明个体迫切需求某样东西。这既可能代表个体一直缺乏某样东西,也可能代表个体原本拥有但是失去了某样东西。后者表明对某样事物的失去,原本为个体所拥有的事物,因为某些原因失去了。丧失之后,不仅会造成个体的匮乏感,随之而来的还有挫折感、自责感和内疚感。

丧失,在我们生活中出现得如此频繁

对于婴儿来说,离开母体的那一刻就面临着丧失。对于婴儿而言,他再也不能保证源源不断的能量供给了。尽管父母仍然会照顾好他,但是对婴儿而言是不知道的。他不能确定、无法信任父母是否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所以在丧失熟悉的环境的那一刻,就大哭了起来。在未来漫长的人生中,每当我们失去某样事物时,仍然会本能地哭泣。随着婴儿在成长过程中,意识到父母可以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婴儿的丧失反应就会逐渐消失,这是因为婴儿信任了父母、信任了周围的环境。

在个体幼年阶段,因为父母再也不能像婴儿时无微不至地关注他们,于是再次产生丧失反应。这个时候的儿童还是会频繁地吵闹、哭泣,目的是吸引父母的关注,从而获得需要的认同感、归属感和爱。由于父母也有自己的生活,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身上,所以孩子的需求并不会完全满足。孩子逐渐意识到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尽管内心仍然有匮乏感,但是这种丧失反应也会被削弱。他们明白,自己想要的东西尽管没有完全得到,但是已经没有了完全的丧失感。

等到他们离开家庭,准备上学的时期,又将面临着丧失。在幼年阶段,尽管没有婴儿时期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但是也总比离开家庭要好很多。现在他们要上学,要离开家庭,新的丧失反应来临。他们需要对新的环境进行适应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面临不信任、不安全感,心理上会有压力、会担心自己不能胜任新的情境。适应良好的同学,能够更快地消除内心的丧失反应,融入到大集体中来。适应力较弱的同学,仍然长期与内心的不安与匮乏感相处。

除了离开熟悉的环境,进入新环境的丧失感,还有太多太多的丧失。失去爷爷奶奶,失去外公外婆,失去最好的朋友,失去最爱的恋人,失去一份工作,失去心爱的宠物,失去自由支配的时间等等。丧失,在我们生活中出现得如此频繁,让我们总是措手不及。心理学研究发现,原本为个体所拥有的东西,一旦失去后对个体的心理打击是巨大的。个体将对自我产生怀疑,甚至是出现否定自我的念头。长此以往,个体面对生活的态度会越来越消极。只有客观应对丧失反应,才能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如何面对生活中失去的东西?

充分的情感释放

失去某样重要的事物,一定会造成短暂的意志消沉,情绪波动,这是人之常情。心理学家也认为,心理问题不是丧失造成的,而是在丧失后没有充分的情感释放造成的。由于个体面临丧失时,会有挫折感、压力以及焦虑,为了克服这种不愉悦的感觉,个体就会极力压抑丧失反应,造成未充分释放的情感积压在内心。久而久之,个体内心积压了太多未充分释放的情感,就会面临心态崩溃。只有在面临丧失时,充分的释放情感,才能不留任何心理阴影,对个体的成长才最有利。

减少不必要的自责和愧疚

丧失反应的一种重要情感是自责和愧疚,由于个体认为失去某样事物,是自己没有尽力的原因。这种情绪不利于的成长,长期处于愧疚与自责之中,将会产生许多心理问题。你需要明白,一味地自责和愧疚,并不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只有想办法让自己尽快接纳这一事实,并且要清醒地意识到,很多事物都不能陪伴你一辈子,有拥有就会有失去。只有当你拥有它的生活,好好珍惜它,你才会不留遗憾。

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

有些东西不是失去了,而是换了一种陪伴你的形式。分析问题时,不要过于偏执,一个方向上想不通,就换一个方向想。当你意识到你所失去的东西,只不过是换了一种陪伴你的形式时,你内心的丧失感就不会那么明显了。除了充分情感的释放,你也要振作起来,尽快迎接新的挑战、新的生活。如果你总是沉浸在失去中,也未必是你所失去的事物的想法。把失去当作激励,鼓足直面未来的勇气,当你再次踏上人生旅程时,你会更加珍惜所拥有的东西,更加坦然面对失去的东西。

总而言之,理性客观地面对失去的事物,减少过激的丧失反应,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迎接新的挑战。

作者:九霄云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