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沿海有一个非常伟大的神格形象,那就是妈祖。妈祖文化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风靡了包括东南亚在内的多个地区。在2009年,联合国还特地授予妈祖“和平女神”称号。

妈祖虽然是一个神格形象,但不同于其他女神,妈祖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的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妈祖降生于福建莆田湄洲岛的林家。相传妈祖出生的那一天,西北方有一道红光射出,将整个湄洲岛都照得通红。

妈祖的父亲名叫林惟悫,他本来是想要一个男孩的,但见此等异相便知女儿非等闲之辈,所以他对妈祖十分宠爱。妈祖在降生之后从未有过哭泣,不同于其他婴儿,因此林惟悫特地为她取名为林默。

传言林默在十六岁时在一口古井中遇到了一位仙翁,还从仙翁那里学习到了法力,并且得到了仙符。从此林默入道,经常云游四方治病救人,扶危济困,许多渔民都曾得到过林默的帮助。

不仅如此,林默还对沿海的天文气象非常有研究,经常可以预测未来的天气,帮助渔民选择合适的时间出海。沿海渔民甚至认为林默是大海龙宫里来的,纷纷称林默为龙女。久而久之,林默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名声越来越大,受到了当地民众的推崇。

林默在雍熙四年(公元987年)逝世,年仅二十八岁,不过当地人都认为林默其实是因法力高强并且积德已深,因此得道飞升了。林默生前深受大家的爱戴,于是林氏家族后人便尊称林默为“妈祖”。

其中妈的含义其实指的是奶奶,妈祖实际上指的是德高望重的奶奶。林家对林默的这个尊称逐渐在沿海地区流行,直到今天大家还是将其称为妈祖。妈祖文化得以流行,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中国的海洋贸易的发展。

此后各个朝代的君王还为妈祖增加了许多封号,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辅国”、“护圣”、“庇民”,这三个封号深刻诠释了妈祖文化背后的精神内涵,也代表了妈祖形象在不同社会时期中所得到的推崇与升格。

北宋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给事中路允迪奉命出使高丽国。当时中原与朝鲜半岛之间的交通主要靠海运,而路允迪在乘船时遭遇险境,好不容易才转危为安。路允迪听到船工们在脱险后纷纷感叹是妈祖搭救才平安无事。

路允迪在回朝以后向宋徽宗一五一十的报告了旅途中的这次险恶经历,并且请求宋徽宗专门为妈祖设立庙宇。宋徽宗同意了路允迪的请求,在福建莆田建起了顺济庙,意指平安渡海。这也是妈祖神格第一次得到官方的承认,正在逐步成为全国信仰。

妈祖护卫国家臣民,可以说是生动诠释了“辅国”二字。那么护圣又是怎么来的呢?众所周知,宋元时期也是中国海上贸易的大发展时期,连统治者也意识到了海洋贸易所带来的暴利。

于是全国沿海各地纷纷设出了大大小小多个港口,其中福建泉州港一度成为了中国最大的港口。来自西方的旅行家马可波罗才见识到泉州港的吞吐量后大感震惊,甚至称赞此港为世界上最大的港口。

海洋贸易逐渐成为了元朝的收入支柱之一,元朝为了更好地推动海洋经济发展,于是在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封妈祖为“护国明著天妃”,从此大力推动妈祖信仰的传播,鼓励百姓大胆出海。于是妈祖便成为了贸易的守护神,久而久之就有了今天的景象。

到了清代,统治者多次为妈祖增格。比如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朝廷专门追谥妈祖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仁慈天后”。可以看到妈祖的封号又多了一个“庇民”,这也是妈祖神格形象最鼎盛的时期。

妈祖生前便扶危济困、爱护百姓,得到“庇民”的封号自然是理所当然。值得一提的是,妈祖在清朝甚至一度与文圣孔子、武圣关羽享受着同等规格的祭祀。清朝统治者之所以这么尊重妈祖,主要还是出于政治目的。

这个时期的妈祖已经成为了东南沿海地区的集体信仰,清朝统治者是女真人,想要深入统治全国必然要接纳多元的文化思想,推崇妈祖正是为了表现出对其他文化与信仰的认可。

如今妈祖文化已经遍及世界四十五个国家,在世界各地有着超过五千座妈祖庙宇,妈祖的信众更是高达三亿人。虽然妈祖的神迹未必是真的,但她的伟大精神确实得到了世人的认可与传承,成为了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