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新國標出臺,電動車產業進行新一輪的升級,各大廠商發現價格戰只會導致行業內卷和惡性循環。行業價格戰已經演變成爲價值戰,而真正提高附加值的就是搭售智能化硬件,因此,智能化的電動車就開始出現了。

智能化電動車主要是通過車載智能硬件,實現了車機交互功能,最基礎的是通過手機APP綁定電動車,實時查看電動車電量、位置、狀態等信息,高級一點,還能用手機解鎖,開關機等操作。

如今智能化電動車已經發展到了第三代,除了手機互聯之外,電動車還能使用人臉識別、指紋解鎖。內置智能語音AI識別系統,主人可以發出語音指令甚至跟電動車對話,電動車儼然成爲繼手機之後一個新的移動智能設備。

智能化的電動車無疑提升了用戶的體驗感,但是這類車型往往價格要比非智能車型貴出30%以上,因爲智能硬件的成本需要用戶來買單。說到這裏,我就要問了,電動車智能化是必然趨勢,價格這麼貴,老百姓真的需要嗎?

電動車這一產品從商業化開始到現在短短不過20多年,最早也是在草根羣體流行開來,中低收入的老百姓也是電動車最大消費羣體。而這些人,對於電動車要求很簡單,就是質量好、跑得遠就可以了。而是否智能,這並不是這一類人的剛需。

其次,電動車很多智能化功能其實跟我們手機功能都重合了,比如導航,車輛控制,智能喚醒、行車記錄等。那麼沒有理由再讓消費者花錢去買一個重複功能的設備。

電動車智能化的意義就是簡化用戶操作,增強用戶的體驗感,讓電動車變得更聰明,但對於本身操作就很簡單的兩輪電動車來說,可以提升續航,增強騎行舒適性,調整操控,來增強用戶體驗,智能化並非是唯一改善用戶體驗的方法,這僅是一個加分項目而已。

當下的智能化手段,只是企業增加附加值,建立產品區隔化的一個手段而已,兩輪電動車是否真的需要智能化,還有待進一步商榷! 各位,你們是怎麼看的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