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哺乳类动物的耳道里都会产生耳屎,包括人类。大多数人都会苦恼如何清除耳屎,但是耳屎这种无聊的东西背后也隐藏着引人入胜的科学。

耳屎的学名是耵聍,由外耳道内部腺体分泌的蜡状物质和外耳道皮肤混合后的产物。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耳屎的主要功能是润滑,不过也有人认为它能够有效防止昆虫和细菌侵入。

1980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研究员Tuu-Jyi Chai 和Toby C Chai使用他们的“无菌耳屎钩”从12个人的耳朵里收集耵聍,并全部混合起来放入酒精溶液里。然后,他们又往里面加入一些细菌。 结果,耳屎消灭了99%的数种菌株,包括流感嗜血杆菌和一种被称为K-12的大肠杆菌菌株。其他大肠杆菌菌株、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耳屎有一定的抵抗能力,死亡率在30%至80%不等。

2011年德国的一项研究也有类似的发现。在该实验中,耳屎中的10种肽能够阻止细菌和真菌繁殖。 研究人员认为,外耳道之所以发生感染,是因为以耳屎为基础的防御系统出现了问题。

但是在2000年,拉拉古纳大学(La Laguna University)进行的一项研究则出现了相反的结论。研究人员发现耳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是中性的。在大多数情况下,耳屎实际上促进了细菌的繁殖,包括大肠杆菌。原因是耳屎为细菌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对耳屎消灭微生物的能力表示怀疑的不止这一项研究。

不同研究的结论大相径庭,有一点可能有助于解释这种情况。1980年至2011年的研究使用的耳屎是干的,而2000年的研究主要使用了湿的耳屎。虽然我们不清楚这一区别是否决定了耳屎的对抗微生物的能力。

耳屎分干湿

耳屎的干和湿,是由位于16号染色体中部基因ABCC11决定的,湿性耳垢对应了鸟嘌呤(G),干性耳垢对应了腺嘌呤(A),并且湿性耳垢为显性遗传性状,干性耳垢为隐性遗传性状。

探视精神健康的窗口

研究者对37名参与者进行研究发现,可以通过耳垢分泌物来测量皮质醇的增长。皮质醇又被称为压力荷尔蒙,是大脑应对压力发出的警告讯号,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和睡眠质量等,其被认为是一种可能的抑郁症生物标志物,或用以判断抑郁症的客观的生物学测量指标。

耳屎要怎么掏呢

从理论上讲,人是不用掏耳朵的,因为外耳道内耵聍可借咀嚼、张口等下颌运动以薄片形式自行排出。但有些人耳朵瘙痒,忍不住去掏,这时安全可靠的方法是选用粗细合适的棉签,适当的蘸上一些酒精、硼酸等药物,轻轻插入外耳道,在外耳道内瘙痒处轻轻转动即可。

这些情况需要请专业人士掏耳朵:

耳屎生成速度快,特别是俗称“油耳”的人;耳屎呈球形,质地较硬,或者嵌顿在外耳道内;给婴幼儿掏耳朵;昆虫、球形物等各种异物进入耳内;自己掏耳朵后出现耳朵疼痛、出血、听力受到影响、耳朵异常瘙痒等。

最后,切记不要用手指甲、发卡、挖耳勺甚至牙签掏耳朵,更不要过于频繁的掏耳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