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李唯佳主任中医师提醒,糖尿病患者要注意餐桌上的血糖管理。今年70岁的张大伯,是一名糖尿病老患者,开开心心地参加孙子的婚宴,婚宴还没开始,他就直冒冷汗、心慌手抖,被送到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这是怎么回事呢?

金秋送爽,张大伯喜笑颜开去参加孙子的婚宴,婚礼办得很热闹,大家都沉浸在喜悦的欢笑中,一起为这对新人祝福。可是,坐在主桌上的张大伯隐隐隐隐觉得肚子饿了,时间不知不觉在流逝,饥饿感越来越强。他有些后悔,平时出门都会带点饼干,今天是来吃饭的,就不必带了,没想到吃饭前有这多节目,等了1个多小时饭还没来,不好意思让服务员单独给自己拿吃的,总快结束了吧,再熬熬。不一会儿,张大伯心慌手抖,额上冷汗冒出。儿子见了,赶紧让大伯吃了桌上的冷菜。但是,他还是觉得全身无力,终于撑不住,趴在了桌上。

120把张大伯送到了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急救,测指尖血糖2.1mmol/L,低血糖!经过抢救,张大伯转危为安。怎么会低血糖呢?不是吃东西了吗?张大伯的儿子很不解,于是咨询了李唯佳主任中医师。李唯佳主任中医师通过了解,张大伯因为有糖尿病史,三餐前口服降糖药诺和龙。这次婚礼前,他就把药服了,一来怕谈天说地到时忘了服药,二来在宾客面前服药煞风景,有失长辈的体面。

“可是我今天出门前也服了降糖药二甲双胍片,但没出现低血糖反应啊。”张大伯儿子张先生不解地问道。李唯佳主任中医师介绍,降糖药有好几类,诺和龙属促进胰岛素分泌类,一般在餐前15分钟服用,服药后如长时间不进餐,就会发生低血糖。出现低血糖症状时要及时进餐或含糖食物,必须有效补充,即达到一定量,血糖上升后病情就缓解了。张大伯低血糖原因是,服诺和龙后未进餐,出现低血糖症状时进餐不及时,补充的食物含糖量不够。二甲双胍片不引起胰岛素增加,所以一般不发生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一生总会遭遇低血糖,只要是增加胰岛素的,如磺脲类和非磺脲类促泌剂、短效和预混胰岛素,都可能引发类似问题。每次发生或大或小的低血糖,都要认真查找原因,避免再次发生,做好防范措施,警惕餐桌上的低血糖。

李唯佳主任中医师也提到,糖尿病有明显家族遗传倾向,“糖二代”、“糖三代”已很普遍,甚至出现了“糖四代”。像上文的张大伯有糖尿病是20年,他儿子50多岁,也发现患有糖尿病10年。今天婚宴上的新郎官小张看上去“珠圆玉润”,已有脂肪肝,空腹血糖已超过正常值。除遗传基因影响外,一家人常有相似的饮食嗜好,所以会发生相似的健康问题。因此整个大家庭都要重视健康饮食,包括不能养“胖墩”孩子,不能养成孩子吃甜食的习惯。

因此,李唯佳主任中医师建议这样吃:主食控制,每餐主食1-2两,米面品种不限,如杂粮量可适当多些。每天绿色蔬菜1-2斤,水煮、凉拌为主。早餐不吃粥、油煎食品,宜蒸煮的,早餐也要有蔬菜。当血糖控制基本达标后可吃低糖水果,一般每次1-2个猕猴桃体积的量。黄瓜、西红柿既是蔬菜又是水果,不限量。三餐后适当活动,夜间按时休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