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筱沐

定稿:筱沐孩子的身高永远是家长最担心的问题之一。

如今,国人的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依然本着“苦什么不能苦孩子”的原则,希望将能力范围内最好的都给他们。

所以从备孕开始,孕妈需要吃各种各样的补品,孩子出生后,宝妈还要保证母乳的充足,孩子断奶后,还要保证每天的营养均衡,看似简单的几句话,执行起来又痛苦又艰难。

而家长做的这些努力,无一不是希望孩子将来能有好身体,健健康康,身强体壮。

于是,在这种养育方式下,我们能见到1米6的小学生,1米8的初中生,甚至身高近2米的高中生。

小丽和老公的身高都没有超过170,婚后两人一直非常担心孩子将来的身高问题,毕竟基因条件不好,怕影响孩子将来的身高。

所以,从备孕开始,小丽和老公就一直吃各种补品,儿子出生后,几乎每天都要喝乳制品。母乳充足的时候喝母乳,母乳不够就喝奶粉,慢慢长大后,小丽开始给孩子准备纯牛奶。

因为小丽老公很喜欢体育运动,会经常带孩子去户外做运动,跑步跳高篮球样样精通,最后孩子成功被爸爸种草,一样爱上了体育运动。

多年后,虽然孩子的身高没有特别高,但已经超过了爸爸妈妈,高中的时候1米75,已经超过了同年龄男生身高的平均值,小两口非常满意,这么多年的努力算是没有白费。

在很多家长印象中,孩子的身高是由爸爸妈妈的身高基因共同决定的,如果父母身高没有优势,孩子也很难长高。

但如今来说,这个问题已经不存在,尽管孩子的身高决定因素,父母基因占了70%,但剩余30%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实现的。

于是现如今我们经常能看到长得非常高的小朋友,可能只有几岁,但身高已经超过了1米2。2019年,我国首都儿科研究所发布了0到18岁儿童关于身高和体重的标准表,有专家建议:如果孩子的身高生长曲线是按正常速度生长的,家长们不必着急,也不要盲目进补。

在儿童身高发育期,家长盲目进补,孩子吃错东西,很容易适得其反,也容易在某个瞬间点停止发育,这个问题家长应该重视。孩子吃错“东西”很难再长高,家长切忌盲目进补吃肉一定最好?

不一定。有些家长可能认为,肉食含有大量蛋白质和钙元素,而这些营养物质都能帮孩子快速长高,多吃对身体好处很多。

但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身体还处于生长发育期,消化系统比较脆弱,吃多了很容易不消化,尤其是比较油腻的肉类。

而且如果餐餐都要大鱼大肉,不仅会出现肥胖的问题,还容易造成蛋白质摄入过量,这会影响钙元素吸收,甚至导致钙元素流失。

食物越精细越好?

现如今,国人生活质量已经有所提高,大部分人的主食已经变成了大米和白面,偶尔才会吃一些粗粮,但小孩子肯定是不喜欢吃的。

但是,大米和白面都属于精良,不适合长期作为主食食用,尤其对于身体处于发育期的小朋友。

而粗粮谷物是维生素D含量比较充足的食物,多吃能促进孩子钙元素的吸收,所以家长要让孩子粗细结合,避免影响钙元素的正常吸收。

除了每天都要吃的食物之外,适当的运动对孩子长高也有很多帮助。

有研究发现,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孩子,比很少参加体育运动的孩子,身高普遍高出4到8厘米。

不过,让孩子做运动,从来都不是盲目的,有专家建议,孩子4岁前都不要参与强度过大的运动项目,就算是长时间发力也不行。

儿童参与运动时的注意事项,家长别忽视要选择合适的时间

做运动不是什么时间都可以,尤其身体正在发育的小朋友,比如户外运动,孩子们最好避开早上9点到下午15点这段时间,温度过高很容易发生意外,最合适的时间一般在晚饭后。适当补充水分

运动后身体会大量出汗,给孩子适当补水非常有必要,尤其是夏天非常炎热的时候,还可以适当补充盐水,增加体内电解质,调节体内代谢速度,从而提高体内钙元素的吸收。

运动前后都需要做准备

孩子运动前需要做前期准备,比如压腿、抻筋,要避免运动时发生抽筋等状况。而运动后放松,能让心脏慢慢回到正常状态,避免出现大脑缺氧、头晕呕吐等问题。

羊驼妈妈小tip:

希望孩子的身高尽快达标,只是吃和单纯运动是没有效果的,要合理搭配,找到适合孩子的方法才是最好的,强行进补的后果可能是提前结束发育,这个是不可逆的。

今日话题:你家孩子的身高达标了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