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說起江西省的名樓,絕大多數人的第一感覺便是南昌的滕王閣、九江的潯陽樓、贛州鬱孤臺,其實不然,在江西省的撫州,還有一座名爲擬峴臺的樓閣式建築也很值得一觀,接下來,就由老鷹帶領大家去擬峴臺上一探究竟。

一、擬峴臺背後的故事

擬峴臺,位於江西省撫州市的撫河畔,據撫州當地地方誌介紹,擬峴臺始建於北宋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由當時撫州知州裴材主持興築,擬峴臺主體高度爲49.9米,爲傳統的宋代風格建築。

或許會有很多小夥伴好奇,這個樓臺的名字爲什麼這麼怪呢,擬峴又代表着什麼樣的含義呢?在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擬峴臺記》中曾這樣說的,尚書司門員外郎晉國裴君,治撫之二年,因城之東隅,作臺以遊而命之曰擬峴臺。謂其山溪之形擬乎峴山也。

可能看到這裏,更多的小夥伴會覺得稀裏糊塗,峴山是哪裏的山呢,爲什麼會覺得這裏的風景和峴山類似?其實啊,峴山位於湖北襄陽城外,當年西晉大臣羊祜曾都督荊州諸軍事,並坐鎮襄陽,這個時候晉與東吳對峙於荊襄一帶。

而這位羊將軍呢,一直都很仁義,不喜歡用武力解決問題,而重視德政,主張以德化人,所以周圍百姓都很信服他。羊祜在襄陽期間,曾多次登上峴山,並飲酒賦詩,還曾留下了一句話: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來聖達賢士,登此遠望,如我與爾者多矣,皆湮沒無聞,使人慨嘆。

把這句話翻譯成今天的白話,也就是從開天闢地的時候,就有了峴山,很多賢達都曾登上過這座山,而登山望遠的人更多,但大都默默無聞,讓人感嘆,意思就是激勵自己和部下。

據說,羊將軍去世以後,當地百姓感激他的德行,特立碑於峴山以紀念他,當時拜謁者連續不斷,睹碑思人,讓人不覺墮淚於碑下,所以又叫做墮淚碑。這塊石碑逐漸也成官員自勉的一塊豐碑,所以,當時的撫州知府裴材以擬峴名臺,更有追懷羊將軍,激勵自己與部下的寓意。

二、親遊擬峴臺,感受不一樣的風采

或許是因爲下雨的緣故,老鷹到達擬峴臺的時候,周圍的遊客並不是很多,一個人在廣場上閒逛,追古思今。

登上擬峴臺的樓頂,望着滾滾東流去的江水,以及江中間那小小的綠洲,心情也爲之激盪了起來。遙想若干年前,作爲撫州人的王安石、湯顯祖想必是都曾經多次到過這裏,他們也曾作詩數首以作留念。

這樣情景不禁讓老鷹想起黃鶴樓與李白的故事,當正想抒發心情的時候,想起先賢的大作,果然有一種眼前有景道不得,先賢留詩在上頭的惆悵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