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劉備剛上場,就自稱“人本漢室宗親”。之後,劉備每到一處,都自報家門:“我本中山靖王之後,漢景低閣下玄孫。”云云。這行頭一報,自是頭上有了皇族的光環,背景是大大地提升了。其實,這個身份,正是劉備匡扶漢室的金字招牌。憑着這點高貴血統,劉備打天下聚集了各路人馬,乃至許多平頭百姓對劉備也都是跪舔。劉安甚至殺了妻子招待劉備,就是一個極端的事例。

但是劉備的這個身份,經不起推敲的。中山靖王這個人,子孫無數。劉備雖姓劉,但卻未必就是靖王之後啊。按說,皇族這麼高貴的出身,劉備自己怎麼沒有族譜佐證。所以,劉備說自己出身皇族,其實查出實證,自己說了算而已。因此,也有人當面提出異議。比如,在諸葛亮舌戰羣儒時,座上一人應聲問曰:“曹操雖挾天子以令諸侯,猶是相國曹參之後。劉豫州雖雲中山靖王苗裔,卻無可稽考,眼見只是織蓆販屨之夫耳,何足與曹操抗衡哉!”?可見劉備皇族身份之說,疑點重重。

但是,就是這麼一個自說自話的所謂“漢室宗親”,卻得到漢獻帝的皇家認證!這個權威認證是這麼來的:《三國演義》二十回《曹阿瞞許田打圍,董國舅內閣受詔》中描繪,劉備同曹操消滅呂布後回到許昌。次日,曹操表奏劉備軍功,向獻帝引薦劉備。獻帝在朝堂上問劉備祖上何人。劉備對答:“臣乃中山靖王之後,孝景皇帝閣下玄孫,劉雄之孫,劉弘之子也。”獻帝聽劉備是漢室宗親,便讓查看宗族世譜。於是負責修宗譜之人一本正經拿出世譜,從漢景帝到劉備,整整唸了二十代人,並無差錯。而且更奇妙的是,經過此番查驗,劉備不僅出身漢室,按輩份,還是皇叔!於是拜劉備爲左將軍、宜城亭侯,從此“劉皇叔”名滿天下。

那麼,漢獻帝爲什麼要認劉備爲皇叔?其實不難理解。三國時,漢室衰微,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漢獻帝受制於曹操,一直不能做個真正的天子。在其內心,非常需要一個忠心的人爲他匡扶漢室。而劉備有一定的實力,又是本家,加之其人以仁愛之名立世,顯然在漢獻帝眼中,這是一個比較適合的人選。所以,漢獻帝通過按譜賜爵,認其爲叔等一系列手段,強化劉備的地位與威望,以期能與曹操相抗衡,並最終能幫他脫離曹操的魔掌,做一個真正的大漢天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