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總會害怕點什麼。

比如,昨天晚上十點,我正窩在客廳沙發追劇,發現3歲半的閨女突然從臥室跑出來了。

我以爲她早就睡熟了。

她光着腳丫子站地上,帶着哭腔說:媽媽,我怕。

我老公在邊上打趣說:又找藉口要媽媽陪你睡了吧。

我倒不這麼認爲。趕緊放下手機,將她攬進懷裏,對她說:“你覺得害怕呀,謝謝你信任媽媽,告訴媽媽你害怕。媽媽陪你。”

她於是很放鬆地縮在我懷裏,閉上眼睛。

幾分鐘後,就睡沉了。

我不知道她當時具體是在怕什麼。

也許是怕黑。也許是做了一個噩夢突然嚇醒了。

大人很容易對自己猜不透的、看上去微不足道的情緒滿不在乎、不屑一顧。

可事實上,孩子所有的害怕背後,一定都藏着更深層的信息,例如害怕被拋棄、感覺到不安等。

表面看起來,他們的情緒來的有些平白無故,那不過是因爲他們語言表達能力還很侷限,無法表達自己的深層感受罷了。

重要的是,只要是有情緒產生,那這個情緒就是正當的,就應該得到父母的承認和重視。如此,孩子的感受纔會得到確認,內心的焦慮和驚恐纔可能被涵容,並得到真正的緩解。

記得我家老大小時候也有類似情形。

有一回,他跟鄰居家的狗一起跑着玩,不小心被狗頂翻了。摔得有些疼,因此受了驚嚇。

那之後,好長時間他都不敢靠近鄰居家的狗了。

甚至從鄰居家門口路過都能讓他變得緊張。

最開始,我都試圖費勁地跟他解釋:“鄰居家的狗狗其實很喜歡你。他一直很溫順的,不會傷害你的。”

再或者跟他保證:“那隻狗狗已經被關在家裏了,出不來的,沒事啊。”

可是都沒用。

後來,我放棄瞭解釋,因爲我意識到,所有的解釋都是對孩子感受的一種否認罷了。

我改口對他說:“你害怕狗狗,媽媽知道了,來,媽媽牽着你走。”

邊走邊把我所知道的狗狗的不同品種、生活習性等常識分享給他聽。

我試着讓他知道,他對狗狗的警惕性是合理的,有些狗狗的確危險且兇猛,需要我們避開。但是也有很多時候,狗狗非常友善,也很忠誠,是人類的好朋友。

就這樣持續了一段時間後,他的恐懼情緒終於慢慢開始緩解。

現在,他跟鄰居家的狗狗還是好朋友。

我相信,很多孩子發展過程中,都會遭遇大大小小的害怕跟焦慮。

當一個小孩充滿焦慮和擔憂地站到你面前,說:“媽媽,我怕”,最好的辦法是什麼呢?接納,傾聽,並且真誠地告訴孩子:我在。

當然,面對孩子們的害怕和擔憂,除了接納,一部分父母還可能需要多做一件事,那就是減少我們自己的焦慮。

心理學作家李雪講過這麼一個故事:

有個女孩特別害怕貓。

有一天,女孩媽媽帶着孩子到李雪的工作室做客。

工作室裏養着很多隻貓。於是打從一進門,媽媽就像一隻母雞一般,全程小心翼翼地把女兒護在自己的身後。

後來因爲有事,媽媽短暫離開了女孩。只剩下女孩、李雪,以及那些四處散落的貓。

發現沒有人保護自己了,女孩對李雪說:“阿姨,我怕貓。”言下之意,你爲什麼不到我身邊來,保護我?

可李雪沒有任何動作,只是淡淡地問,你想去找媽媽嗎?她在樓上。

女孩撇撇嘴。

她既沒有去找媽媽,也沒有往李雪身邊湊。相反,過了那麼一會兒,她跑到了距離貓咪很近的地方,放鬆地玩了起來。

爲什麼媽媽不在的時候,女孩反倒能夠跟貓咪和諧相處呢?

因爲女孩的媽媽親手製造了太多無用的焦慮。那些焦慮導致了孩子變得逃避、自我弱化,不再嘗試新事物。

而當媽媽離開,沒有人再把自己的擔心一股腦兒倒在孩子身上,孩子反倒放鬆下來,整個的活動變得自主且自由。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故事。

我們在觀察中也發現,很多焦慮、膽怯的孩子,都出自過分保護的家庭,或者有一個特別神經兮兮的家長。

他們可能隨時都在對孩子說:“小心點!”

隨時關切地問孩子:“你還好嗎?真的沒事嗎?”

看到父母提心吊膽地過日子,孩子便也學會了:這個世界很危險,我需要時刻高度戒備。這樣的孩子,很容易變得習慣性逃避,不敢嘗試,更不敢獨立和長大。

爲了避免這種過分謹慎的家庭教養方式帶來的不良後果,更好的建議是什麼?不要再隨時對孩子說“小心點”,而是多去問:“你覺得安全嗎?”

這個問句,會促使孩子調動自己的思維跟判斷,以及培養和強化自己體內本能的警覺。

這種孩子,不僅反應會更敏捷,更懂得保護自己,也會對自己的能力更加自信。

也有一種情況,孩子對你說:“媽媽,我怕”,父母僅僅是“接納”、“傾聽”和“不焦慮”是不夠的。他還需要我們伸出援手,輕輕推他一把。特別是當孩子逐漸開始長大的時候。

以下面這個真實的故事爲例。故事來自我學心理學的一位朋友。

有陣子,她兒子很想玩輪滑。

每回去家門口的廣場玩兒,看到其他小朋友穿着輪滑鞋快速穿梭,小男孩都豔羨不已。

可真給他買了輪滑鞋,他卻又遲遲不敢穿上腳。

面對這種想要嘗試又害怕嘗試的情況,一般常見的回應是什麼?

① 那咱們就回家吧,不玩了算了。

② 你去試一試,如果你嘗試了我等下就給你買糖喫!

③ 你看別人都敢。你放心好了,什麼事都不會有的。

④ 你真沒用,你看人家小寶寶都不怕!慫貨!

上頭這些例句其實都不是好的回應。

前兩個屬於逃避行爲(1是直接讓孩子放棄;2是企圖用好喫的轉移孩子的感受);後面兩個則是向孩子施加壓力,甚至予以羞辱。

我朋友當時則是這麼對猶豫中的兒子說的:

“沒關係的,你可以休息一下,休息好了你再試試。如果需要,我就在你旁邊,我會扶着你。一開始的確會很難。”

這段話有幾個重要信息?

第一,它肯定了孩子內心的感受,接納他的害怕跟畏難情緒,這等同於在幫孩子卸載壓力。

第二,帶孩子直面目標,並且承諾會與孩子並肩作戰,避免了逃避。

第三,告訴孩子,克服害怕跟焦慮的路上不着急,我們可以時不時停下來修整。

聽到媽媽的話,孩子自己主動穿上了輪滑鞋,站到了一片草坪上,雙手緊緊抓住媽媽的手。

扶着孩子,看着孩子臉上仍然不太敢去嘗試的遲疑神色,朋友就開始使用隱喻故事的方式去幫孩子克服恐懼。

故事是這樣的:朋友扮演一個巫婆,在兒子身上施魔法。

被施了魔法的孩子是不能動彈的——這個情景設定很微妙,正好符合孩子的處境,因爲一個被恐懼束縛住了手腳的孩子,其實就像是一個被施了魔法無法動彈的孩子。

然後,朋友開始講故事:

“從前有一個小男孩,他進入了一個魔法屋,屋子裏面有各種好喫的。可惜!這些好喫的都有陷阱,一旦喫了他們,就不能動彈了……幸運的是,一隻善良勇敢的小兔子救了小男孩,小男孩自由了,他的力量一點點回到了他的身體裏,他站了起來,向前走……”

就這樣,一向肢體協調能力比較弱的小男孩,抓着媽媽的手,一步步在草坪上挪開了步子。

過了一會兒,朋友站到孩子前面幾步遠的位置,伸開雙臂,鼓勵孩子獨自走向自己,然後給孩子一個大大的擁抱。

小半天的時間過去了,那個充滿恐懼的小男孩,終於能夠自己勇敢地、穩穩地站起來,向前走,然後大膽地滑起來了。

這個小例子給我們的啓示是什麼呢?

很多時候,孩子都會面臨想要嘗試卻又害怕嘗試的情況。

怎樣才能既不縱容逃避、又不至於強逼孩子造成傷害呢?

不是一味要求孩子克服困難,或者單純鼓勵孩子“你可以”,更不是乾脆帶孩子放棄和迴避。

孩子更希望聽到的其實是,“你害怕,沒關係,我來幫助你”。

站到大人的角度,有時候孩子的害怕的確很匪夷所思。

他們可能怕黑,怕牀底下的怪獸,怕牆壁上的光點,怕自己的影子,或者怕一樣玩具,一個新遊戲。

如果我們嘲笑孩子,只會讓孩子的害怕和焦慮雪上加霜。

只有接納孩子的害怕,允許害怕的存在,傾聽孩子的害怕,甚至去跟孩子談論他的害怕,纔可能讓孩子真正學會管理自己的害怕。

請告訴孩子:

不管你有多少的恐懼、擔憂,不管你有多想哭、想喊叫、想撤退,做所有這些在我面前都是安全的。

你哭過、軟弱過、害怕過之後,我依然就守在你身邊。

我不會跟你說,“別這麼膽小!”

我只想在你真的克服恐懼後,肯定地讚歎:哇,你這一小步,也太勇敢了!

終有一天,孩子會明白,勇敢的意思,不是不害怕,而是雖然害怕了,但我們還是有所行動,願意改變。

勇氣不是天生就有的,它可以通過練習不斷培養。

每個孩子都能做得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