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亞美尼亞在戰敗停火協議上簽字後,第一責任人帕希尼揚成爲了“國家公敵”,被指責爲喪權辱國的賣國賊,不但割讓大片領土給宿敵阿塞拜疆,據稱還可能會賠償後者鉅額的戰爭賠款。緊接着,不滿戰敗停火的大批亞美尼亞民衆開始清算“賣國賊”,要求帕希尼揚立即下臺,併爲此次屈辱戰敗接受審判。但是帕希尼揚顯然不願意束手就擒,他在騷亂爆發之後迅速前往俄軍基地避難,隨後在事態逐漸平息後纔再次露面,並試圖爲慘敗於阿塞拜疆進行辯解。據亞美尼亞新聞網11月17日報道,亞美尼亞首腦公佈的戰敗原因很簡單,認爲土耳其的參戰“改變一切”,否則單挑“收拾”老對手阿塞拜疆很簡單,多年來亞美尼亞軍隊一直爲此積極準備。

帕希尼揚辯解稱,亞美尼亞軍隊雖然在最後關頭戰敗了,但是其實“非戰之罪”,因爲亞軍不僅和阿塞拜疆軍隊交戰,還和來自中東的土耳其和敘利亞僱傭兵交手。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外界普遍認爲正是帕希尼揚的親美遠俄戰略導致了阿塞拜疆下決心開戰,但是他顯然不打算認輸,帕希尼揚稱,過去30年以來亞美尼亞的歷屆政權和整個亞美尼亞民族都要爲戰敗負責,他本人的路線並“沒有錯誤”。

據介紹,雖然亞美尼亞人口只有300多萬,但是卻有着尚武傳統,長期以來都以成爲軍人爲榮,堪稱是高加索地區的“戰鬥民族”,在蘇聯時期,亞美尼亞人在蘇軍中地位較高,大部分隸屬於作戰部隊,並有多名亞美尼亞人躋身蘇軍高層,包括戰功卓著的巴格拉米揚元帥,而阿塞拜疆人在蘇軍中主要從事的是後勤兵種,這也導致了在上世紀90年代的第一次納卡戰爭中,雖然阿塞拜疆兵力更爲雄厚,但最後卻全面戰敗,丟掉了納卡地區的控制權,這也成爲了阿塞拜疆的國恥,近30年來一直念念不忘要收復失土。

但是在近年來,亞美尼亞開始向俄羅斯疏遠,並試圖“擁抱西方世界”加入美國爲首的陣營,在短短兩年多時間裏,亞美尼亞不斷破壞和俄羅斯的友好關係,甚至揚言要把俄駐軍全部趕走,這也讓莫斯科方面十分不滿。眼看亞美尼亞失去了最大的保護傘,阿塞拜疆看到了收復納卡的絕佳機遇,隨後開始和土耳其方面聯手策劃,最終在今年9月份發動戰爭,並一舉失敗了失去俄羅斯軍事保護的亞美尼亞。因此對亞美尼亞來說,此次戰敗的主要原因並不在於土耳其參戰,而是自身“自廢武功”造成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