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很多移民国家,湛江却是一个移民地区。我曾经多次写文章,提到湛江人的祖先大部分来自福建,而且指明是福建莆田。几百年过去了,这个说法似乎只是代代相传,一些网友提出疑问:我们的祖先来自于福建,有证据吗?

供奉妈祖的神庙“天后宫”

我认为,关于这个问题,虽然历史上没有正式的记载,但还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找得到一些证据的。

一、族谱和宗祠门联。

从湛江以及周边电白、海南北部、广西沿海的一些姓氏族谱来看,都明确地写着,祖上来自福建。网友自述——

“我们是电白人,祖先也是福建莆田,族谱有記载,从福建莆田移至电白后坡历时三百余年。”

“我村是玉湖派、陈文龙后人陈正公搬到湛江坡头区乾塘镇米稔村,再搬到东海岛调逻村。”

“海南陈姓、林姓、蔡姓的祖谱都是福建莆田,海南只要讲海南话的,百分之六十都是祖上福建的。”

“我是福建人,我们同宗这支蔡姓,迁广东的有几百万人,隔壁村的林氏迁广东和海外听说现在也近千万。”

很多姓氏的族谱上,不仅写着来自福建,而且明确指出是“莆田”。古时候的莆田耕地太少,都是海田,海产品吃不饱,吃太多容易腹泻,那时候一斤海蛎只能换半斤米,一斤豆渣,人口急剧膨胀,耕地太少,养不了那么多人,所以只能迁移。

不过,也有人指出,莆田只是一个中转站。南宋时期,中原被少数民族占领,大量中原人逃到福建莆田,后分散到全国各地。

在各大姓氏宗祠的门槛上,也经常有“莆田”的字样。如柯氏的门联“本出莆田,绿叶绵状元世德;源开洋水,香泉振学士家声”,如张氏的门联“裔出莆田,水闽分支”等。

福建莆田乡村宗祠

二、湛江硇洲岛的宋皇村历史。

南宋景炎三年(1278年)三月,端宗赵昰、卫王赵昺兄弟在陆秀夫、张世杰等护卫下,逃避元兵追赶,从东南沿海逃到硇洲岛开设帝基,建造行宫营房,即今硇洲岛宋皇村遗址。这段历史在县志和名人的诗词中都有记载。

在宋皇村附近的西园、黄屋、那林三村,分别为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三贤建庙塑像供奉,也是硇洲宋皇遗风的一大人文景观。

这段历史说明,当时南宋官民约20万人曾经过雷州半岛,幸存的军民有大部分散居在广东沿海,从潮汕到阳江、茂名、雷州半岛、海南、广西沿海都有,与当地民众融为一体,发展成本地的主要居民。因此,也有人说广东民系特点是——“广府人沿江,闽南人沿海,客家人依山。”

三、湛江雷州话与闽南话、潮汕话有相通之处,吴川话也有闽语发音残留。

湛江雷州话(民间又称“黎话”)已确认是闽南语的一种,潮汕人也表示能听懂六七成雷州话,潮汕话又被称为“福佬话”,其祖先来自福建也是公认的。

湛江地区近年来白话和普通话流行,但实际上,雷州话才是湛江使用最广泛的方言,在我们父母那一辈,雷州话的普及率达70%以上,而现在将雷州话作为日常用语的只有50%左右。

在湛江,有些人有一种错误的认识,总认为只有讲雷州话的人,祖先才来自于福建。其实未必。部分吴川人的祖先来自福建,原属于闽南语系。

如源自福建漳州的吴阳三柏李氏祭祖时,近十万人的现场,广播里要用雷州话、白话、吴川话、客家话四种语言播放通知。,充分证明了从吴阳搬迁出去的李氏子孙,在语言方面已经被当地人同化了。

吴川人大部分的祖先来自化州,化州人的祖先大部分来自福建。吴川话至今还有闽语残留,参见“五”、“三”等字发音。

四、湛江人供奉的神灵和民俗活动

湛江民间供奉的妈祖、关公、康皇、华光等神灵,很多是在福建民间也盛行的。特别是妈祖,几乎是所有来自福建的沿海移民共同的神。

妈祖原名林默娘,宋建隆元年(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诞生于莆田湄洲岛。公元987年,林默娘因救海难而献身,被该岛百姓立庙祭祀,成为海神。

湛江很多农村都有妈祖庙、天后宫、天妃庙,供奉的都是海神妈祖。每年农村三月二十三是妈祖的生辰,农村还要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拜神游神,热热闹闹办上几天几夜。

湛江的一些民俗活动,如游神、穿令箭、上刀山、过火海等,在福建莆田也有,只是说没有雷州半岛普及。

莆田过火海

五、湛江关于福建的地名

由于大量的福建人来到湛江定居和做生意,在赤坎出现了“福建村”和“福建街”的地名。福建街口的八角井,是清乾隆年间潮汕来赤坎经商人士所建,井水清冽味甘,至今还有人饮用。毕竟潮汕人与湛江人是“大老乡”,都是源自福建。

另外,吴川市梅菉街道一条历史名街——漳州街,街内有天后宫、万寿庵两个文物保护单位。数百年前,一批居民从福建省漳州迁来这定居经商,他们便把街名取名为漳州街。

关于湛江及周边地区居民的祖先,你认为他们大部分是来自福建吗?你的祖上是来自哪里?欢迎留言讨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