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鐘》終於定檔了。

張藝謀的這部新作成爲了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開幕片,並於11月25日在廈門首映,11月27日全國上映。

影片由張譯、劉浩存、範偉聯袂主演。主要講述了在物質極度匱乏的70年代,主人公張九聲(張譯 飾)、劉閨女(劉浩存 飾)、範電影(範偉 飾)因一場電影結下不解之緣。這部電影張藝謀親自參與編劇工作,以自己年輕時下鄉接受政治再教育的經歷爲藍本,講述了在那個物質和精神都十分匱乏的年代,人們對於膠片電影瘋狂的好奇與熱愛。

電影預告片播出後,很快就登上了熱搜。在預告中,影片十分貼切的還原了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電影行業發展情況——沒有高大上的影院放映廳,也沒有現在題材多樣、尺度大膽的各類電影。那個年代,只有電影放映員騎着自行車,馱着笨重的放映器材流動露天播放電影。而作爲普通的民衆,十里八鄉一聽說哪裏放電影,一定會搬着小板凳早早到地方等着。

片方特別發佈了一支只有8秒鐘的短視頻。在視頻中,作爲主演之一範偉難掩臉上的興奮和快樂,揮手高喊:“電影可以放啦!”

這一幕,既是電影裏真實存在的情節,也暗指了《一秒鐘》曲折的上映之路。

而電影的主角張譯,爲了能更好的貼近電影中的人物形象,他晚餐只喫一個包子餡兒,一度暴瘦到脫相。對於張譯而言,爲這部電影也是付出了不少的心血,硬是用了十天的時間暴瘦15斤,瘦嶙峋的樣子一度讓觀衆看得心頭一緊。作爲演員,張譯的敬業精神值得敬佩。

而大家最爲關心的“謀女郎”劉浩存之前並沒有影視作品,雖然是位新人,但在預告片中我們看到,她與張譯有着非常多的對手戲,而且她飾演的這個角色對故事的發展起着主要的推動作用。從剛開始偷膠片到後面與張譯一起整理膠片,這個角色還是有着很強的吸引力。

作爲中國影壇的風雲人物,張藝謀在這部電影裏表達了作爲電影人獨特的情懷。爲了這部電影,張藝謀甚至還寫了一封親筆信。他在信中這樣表達了對電影的情愫:“我永遠也忘不了小時候看電影時的某種情景,那種難言的興奮和快樂,就像一場夢。電影,陪伴我們長大;夢,伴隨我們一生。總有一部電影會讓你銘記一輩子,銘記的也許不僅僅是電影本身,而是那種仰望星空般的企盼和憧憬。”

電影《一秒鐘》自2018年7月開始拍攝,同年9月電影殺青,整個的拍攝週期僅僅用了46天。之所以如此快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張藝謀導演想憑藉該片在2019年初角逐柏林電影節。但讓人遺憾的是,因爲技術方面原因,最終沒能在電影節與評審見面。

有人說,張藝謀的這部新作有抄襲國外電影界“傷痕文學”代表作品《天堂電影院》,有着類似的情節,相同的情懷。確實,作爲多納託雷時光三部曲之一的《天堂電影院》號稱是寫給世界影迷的一份情書,是數一數二的佳片。所以有人說,《一秒鐘》是張藝謀的“天堂電影院”,但張藝謀也早就已經暗示,自己就像《天堂電影院》裏的多多。

影片還沒有上映,我們不知道《一秒鐘》能不能比肩甚至是超越《天堂電影院》。但客觀的講,從預告片看,兩部電影還是有着很大的區別,兩者的風格也存在着一定的差異。在張藝謀的作品中,一貫能看到對中國傳統的文化的刨析與反省,還有對着對人性解放的渴望。而這一點也在《一秒鐘》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電影中七十年代的氣息撲面而來,向我們證明着那個年代的情懷是值得回憶的。不光是電影人,作爲觀衆的我們也能從中感受到所謂的“膠片”情懷和電影獨特的魅力。時代在發展,電影也在不斷的變化發展,好像有些東西變了,但好像有些東西一直沒變過。

至於你說,張藝謀的《一秒鐘》到底是本土的情懷佳作,還是抄襲來的“傷痕文學”,就讓我們在影院一起拭目以待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