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新英養殖高山雞穩定脫貧增收。

王烽和妻子在養豬場商量工作。

黃盛才正在整理茶山。

紅網時刻 通訊員 連帆濤 蔣能清 記者 石珊 衡陽 報道

“不光自掃門前雪,還掃他人瓦上霜。”“不等不靠動手幹,一年收入十幾萬。”“昔日過年賒斤肉,節日送出一頭豬。”“一輛三輪伴病妻,生死相依二十年。”走進耒陽廣袤的鄉村大地,很輕易便收集到這些新時代民謠故事。

這是耒陽市構建“四培四爭”動力機制,即培養好習慣,爭當清潔衛生示範戶;培養好精神,爭當勤勞致富示範戶;培養好品德,爭當感恩社會示範戶;培養好家風,爭當和睦家庭示範戶,不斷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鞏固脫貧成果的一個個真實故事。

培養好習慣,掃除惰性美家園

藍天、青山、碧水。耒陽市亮源鄉清澈秀麗的關王塘水庫壩下,積明村5組貧困戶劉丹丹的院子,綠樹玉立,乾淨整潔。

然而三年前,她家卻沒這般清爽,因爲她不幸患了白血病,家被折騰得滿目瘡痍,凌亂不堪。

得益於國家扶貧政策和工作隊的幫助,加上自身努力,她不僅病情好轉,還脫了貧。

“邋里邋遢,不講衛生,這可能是得病的因素之一。”劉丹丹說,“病好了,脫貧了,人的精氣神也好了,我要用行動來保持這個好狀態。”

“四培四爭”中培養好習慣,爭當清潔衛生示範戶,就是引導廣大貧困戶根除不講衛生的壞習氣,重塑積極健康的精神面貌和進取狀態,並固化爲好習慣。

劉丹丹不僅把自家庭院打掃得乾乾淨淨,還帶頭幫助其他貧困戶養成堅持打掃衛生的習慣,保持清潔優美的人居環境。在她的影響下,那些一屋不掃的貧困戶,不光自掃“門前雪”,搞好門前“三包”,還管他人“瓦上霜”,大搞環境“四清”,讓鄉村衛生整治蔚然成風。

“擺脫惰性、消除不講衛生的壞習慣,是需要精神動力的。”亮源鄉黨委書記李曙光說,“好喫懶做沒了,蓬頭垢面不見了,脫貧的動力就不會減,脫貧纔會長久。”

導子鎮沙明片高峯村譚新英,因老公打工患上塵肺病而成了建檔立卡貧困戶。在耒陽市紀委監委駐村工作隊的幫扶下,她用高山稻養殖高山雞,實現了脫貧致富。熱愛生活的她不僅在屋前屋後栽花種草,還沿着盤山公路種上了一公里月季和芙蓉花,讓人一進山就覺得清爽,對她養的山雞品質也更放得了心。

培養好精神,激發鬥志勇致富

清池碧水,暮色蒼茫,馬水鄉燕中村9組陽英初的身影倒映在山塘中,他正在搶天黑前打草餵魚。作爲村裏的貧困戶,陽英初和患有精神疾病的妻子享受了扶貧政策的溫暖和照顧,開始也很知足,認爲勉強度日可以了。扶貧工作隊隊長劉桃源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反覆引導他“政府幫的是引水,自己努力纔有活水來”,終於讓他認識到“等、靠、要”政府的幫扶不是長久之計。在扶貧工作隊的幫襯下,2018年他搞起了“三種三養”,即種水稻種油菜種花生,養雞養鴨養魚,2019年來收入近十萬,穩定脫了貧。陽英初現在逢人就講:“人窮志不能短,過去我還是精神上矮了一截,現在我嚐到了甜頭,一定靠自己的雙手不再返貧了。”

要挖窮根先抽懶筋。鞏固脫貧成效,靠的就是激發貧困戶的內生動力。長坪鄉大元村16組貧困戶黃盛才結婚不久,妻子患腦骨結核,做了開顱手術,致使債臺高築。老婆頭顱裝上了鋼蓋,黃盛才心裏裝進了秤砣,一蹶不振過上了貧困戶的生活。駐村工作隊數次夜訪他家,給他打氣提勁,釋疑解難。頭腦本就靈活的他終於換了思路,不再眼巴巴地盯着政府那點有限的救濟金。養豬和種黃花菜、生薑、油茶等,樣樣都幹,每年也有了4萬元以上的收入。依靠勤勞脫貧的黃盛纔在鄉里的座談會上談感受說:“政府補貼一點是一點,不經用,要想致富細水流,唯有汗水是活水。”

培養好品德,自強知恩揚正氣

扶貧扶志也要扶德,這是耒陽市抓脫貧攻堅工作的另一個着力點。耒陽市扶貧辦主任劉廷斌說:“從賒肉到送肉,一個華麗轉身,致富不忘本,回報知感恩,這就是以良好品德鞏固脫貧,防止返貧。”

劉廷斌口中的這位主人公是亮源鄉亮源橋村的脫貧戶王烽。王烽父親弱智,母親白內障,過去窮得過年也要賒肉,殺豬過年是他的夢想。2017年,國家的扶貧政策幫他實現了這個願望。駐村工作隊幫助他貸款、修路、架電、裝路燈……幫他在一個山窪裏建起了養豬場。幾年下來,他的豬場發展到年出欄生豬500頭的規模,年純收入20多萬,被評爲耒陽市勤勞致富示範戶。喫水不忘挖井人,王烽自己實現了殺豬過年的好生活,還把好生活回贈給社會,經常熱心指導村裏養殖戶開展防疫,成爲村民信賴的“編外獸醫”。今年端午節,他還殺了一頭豬,給村裏貧困戶每家送上了5斤肉。

小水鎮羣力村的貧困戶歐陽雲良,依靠扶貧政策脫貧之後,一鼓作氣又租了三十多畝水田,種植水稻。人勤地不懶,他一年就走向了致富之路。今年新冠疫情期間,過上好日子的他,將自己儲存的1300斤稻穀,加工成大米,冒雨送到一家餐館,給抗疫一線的醫務人員提供愛心盒飯。

大疫面前有大愛,像歐陽雲良這樣懂得回報社會,奉獻大愛的貧困戶耒陽還有不少,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耒陽壇下鄉光華村的貧困戶種養協會一次就捐贈大米4000斤,蔬菜4750斤,魚120斤,菜籽油100斤,爲支援一線醫務工作人員做出了積極貢獻,他們的事蹟被媒體廣泛報道。

培養好家風,家和業興展新貌

耒陽市重視貧困戶的家風建設,將其視作阻隔貧困代際相傳的重要着力點,在貧困戶家中廣泛宣傳良好家風的意義與作用,以身邊的文明家庭來引導貧困戶。

大市鎮大市社區52歲的徐述平,年幼喪父,從小就照顧孤苦的母親。新婚三年後,老婆沒有生養,先後患了腦垂體瘤、尿毒症,臉部變形,雙目失明,成了一個“病糰子”。後來,他又撿了一個被遺棄的兔脣嬰兒,視作親生女兒撫養。三個女人,耗盡他半生心血,但他毫無怨言。他說:“成了一家人,就是一生的託付。”他踩着三輪車,拉着妻子治病,拉扯女兒成人,不離不棄,生死相伴20多年。2014年徐述平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得到政府幫扶,享受了低保、醫療幫扶和危房改造。現在女兒做了手術,在深圳找到了工作,他也被村裏安排了一個公益崗位,全家有了穩定的收入,成功脫貧。徐述平家被評爲耒陽市和睦家庭示範戶,他的事蹟在當地被廣爲傳說。

寧夏大學新生李付強最近給家裏發來了他在寢室的生活照。作爲耒陽市黃市鎮嚴村7組的脫貧戶,李付強的父親和母親最大的心願就是既“富口袋”又“富腦袋”,通過知識拔掉窮根,讓家庭不再返貧。耒陽市十分重視教育扶貧工作,在經費上爲貧困戶子女提供有力保障,2020年耒陽市貧困戶家庭有202名學生升上大學,2人就讀研究生。

脫貧攻堅收官之年,耒陽構築“四培四爭”動力機制鞏固脫貧成效,開啓鄉村振興新徵程,截止目前,共評出村級示範戶6000多戶,鄉級示範戶800多戶,市級示範戶40戶。據瞭解,該市14466貧困戶、43172貧困人口,無一戶一人返貧,703戶脫貧不穩定戶和507戶邊緣易致貧戶均消除返貧和致貧的風險,2020年貧困戶人均純收入比2019年增長2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