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西部菌

機場的旅客吞吐量一直是衡量一座城市“流量”效應的一個重要指標。而在今年的特殊背景下,我們發現一個很明顯的變化是,頭部城市在航空流量上的排名出現了很大的變化,甚至可以用重新洗牌來形容。

如前三季度主要機場的吞吐量排名及增速情況如下:

首先從吞吐量來看,前三季度,只有廣州白雲、成都雙流、深圳寶安、重慶江北、北京首都、上海浦東、西安咸陽、上海虹橋共八個機場的旅客吞吐量找過了2000萬。

這其中論城市來看,無疑上海是最大贏家,因爲它擁有兩個機場——浦東、虹橋,其總的吞吐量超過來4000萬人次,穩居全國第一。

但論機場來看,廣州白雲機場成爲第一名,但第二名的成都雙流機場僅低了5萬人次,幾乎可以說是並列第一了。

此外,前5名中,西部就佔據了三大機場,除了成都雙流,重慶江北、昆明長水都紛紛上榜。這充分反映出,在新的發展環境下,內陸地區的相對優勢被突顯出來。

與去年相比,前三季度前十大機場的排名有明顯變化。

北京首都機場從第一下降到第六位;

上海浦東機場從第二下降到了第第七位;

廣州白雲機場從第三位上升到第一名;

成都雙流機場從第四名上升到第二名;

深圳寶安機場從第五名上升到第三名;

昆明長水機場從第六名上升到第五名;

西安咸陽機場從第七名下降到第八名;

上海虹橋機場從第八名下降到第九名;

重慶江北機場從第9名上升到第四名;

杭州蕭山機場依然保持了第十名的排名。

可以看出,前十大機場的構成與去年完全一致,只是內部排名有較大變化。這反映出機場的逆襲還是很難。比如,去年排名第十一的南京祿口機場的吞吐量足足比排名第十的杭州蕭山機場低了1000萬。這在短時間內確實是很難超越的。

而與去年相比,上升名次最快的無疑是重慶江北機場了,直接拉昇了5個名次。此外,廣州、成都、深圳的機場也均提示了兩個名次。

而上海、北京、西安則均有所下降。不過,西安咸陽機場是內陸地區唯一一個排名出現下降的機場。從增速來看,前20大機場中,增速最高的是重慶江北機場,只比去年低了不到30個百分點,其餘機場都低了30個百分點以上,尤其是北京首都、上海浦東降幅在60個百分點以上。

當然,這種大洗牌,有着很強的大背景,也即東部沿海地區受到大環境的影響最大。因此,這種變化在很大程度上應該是暫時的。不過,它也能夠反映出,在新的發展背景下,哪些城市有更強的流量效應。並且,它很有可能成爲一些城市穩固航空樞紐地位的一個契機。

像目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進入關鍵期,成都雙流和重慶江北機場都能夠躋身全國前五,這無疑是一個大利好,並且有爲未來成都第二機場的發展增添了信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