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过去的案例中,我总结出了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时期:热恋之后的磨合期。

当感情进入到磨合期时,大多数人在察觉到彼此变化的第一反应,要么果断终结说“我们不合适,拜拜”,要么陷入“我们到底合不合适”的纠结,却又无所行动。

但一段感情的生命线,从确定关系那一刻开始,就意味会朝着矛盾、争吵、摩擦的未知旅程不断延伸。

磨合期算是情侣在恋爱过程中比较难突破的一关,只有熬过这段时光,更深层次关系才会真正开始。

01

磨合期之所以分手率高,是因为大多数人在迅速坠入爱河时,就对情感抱有不切实际的预期。

在双方确定关系的那一刹那,男女双方通常会抱有这样的想法:

1、幻想对方是自己想象中的完美恋人模样。

2、预期俩人的爱情如同偶像剧般的浪漫。

3、预期对方会一直爱自己、完全不变。

在爱情初期,男女双方都会不自觉地向对方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

一旦彼此熟络起来便会展示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彼此的缺点就会暴露。

但“缺点”的暴露,有时候正是因为爱。

曾经有位读者投稿向我说过,她男朋友一开始对她很无微不至、很温柔。

但最近一段时间,她察觉到对方的语气和态度不再像以前这么温柔,便怀疑男生是否还喜欢她。

这位姑娘就是沉浸在恋爱最初的完美感当中,而这些感觉就是由于她对这段感情错误预期造成的。

我们对于关系的合理预期应该是,关系不可能永远是恒温的。

没有一种关系是永远一成不变的,它一定是有变化的。

而对女生来说,最直观的变化就是,感觉到对方好像没有之前上心,这其实是光环退却之后必然的事实。

很多人在结婚之后,这种感受尤为强烈。

如果我们希望关系永远维持在互相看见对方的第一秒,那么洁白无瑕的感觉,是永远不可能经营好任何关系的。

面对这种情况时,我们要学着重新调整对关系的预期,即关系永远是变化的。

除此之外,我们要学会升级的一个认知是:磨合期时,不要忙着解决问题,而是学会接受彼此之间的不同。

大家要知道,不是所有关系中的问题都可以解决的,大部分冲突甚至是无法解决的。

一个人总想着去解决问题,很容易就会走入死胡同。

真正的解决,是「求同存异」。

求同存异的过程,就是我们在磨合期中真正了解对方,和对方交融的时期。

任何感情,都要学会求同存异,学会尊重彼此的不同点。

在磨合期,双方产生矛盾不可化解时,不妨试试从这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个是我们此刻站在什么样的角色看待一段感情,也就是自己的认知是否和现实接轨?

另一个则是,如果我们的认知到位了,我们的心态是否可以很好地协调?

只有在认知和心态都做到位,我们的行为才有可能让整件事情变成我们想要的样子。

02

所有在磨合期分崩离析的感情,一定存在着这样一种因素:想要试图改变对方。

在磨合期的时候,如果发现对方身上有自己不满意的地方就试图改变对方,这样只会让对方感觉很累,甚至会产生厌恶的心理。

我们不能因为彼此相爱,就忘记恋爱是需要自由的。

同样是位女性读者的故事。

在22岁那年,她确定了自己的职业方向和人生规划,希望留在大城市,通过提升自己为未来的孩子创造更好的教育。

但她的男朋友在遭遇过大城市的打压后,就失去了留在大城市奋斗的想法,比起事业有所成就,更希望留在老家过简单平凡的生活。

在双方商量得不到满意的结果时,女生来问我:”等他成长起来,未来充满变数,我还要等下去吗?“

女生之所以会纠结”是否应该等下去?“这个问题,是因为她在试图等对方做出改变,或者想改变对方。

但她没有意识到对方是一个人,他有权力决定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选择过什么样的生活。

没有任何人有资格对别人说:你的生命不对,你应该更有上进心,你应该要追求怎样的生活。

一个操控者,时常会把自己伪装成一个拯救者。

如果试图去改变别人,其实就是在试图控制别人,而通常控制者会以拯救者的面貌出现:我想带着他,带着他一起飞。

可是,一个人的翅膀能够带得动两个人吗?

而且,人生来只有一双眼睛,用这双眼睛望着前方,就无法顾及后面。

借助这个故事,今天想跟所有人科普一个核心的价值观:爱与控制是两件事。

爱是成全,控制则是在乎得失。

在磨合期的时候,随着矛盾的升级,大多数人都会因太过注重自身付出的时间与精力,从而试图让对方委屈求全做出改变。

正因过度在乎感情中的得失,往往会将自己置于控制的状态。

爱是尊重,而不是强行改变别人。

两个人互相相爱的关系,一定是一段互相尊重的关系。

当发生分歧时,如果对方表明自己内心真实想法的时候,另一方应该接受,而不是强迫对方妥协。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如果思想被改造,那么它就是不完整的。

03

磨合期,可以说是情侣间争吵集中爆发的一个阶段。

通常这个时候,一言不合就能引起彼此的不满,所以很多人为了避免吵架会选择沉默。

但这样做法只会让矛盾升级,让亲密关系更加冷却。

完美的关系并不是毫无缺陷,而是他们懂得通过沟通来缓解矛盾。

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个沟通技巧:

第一,沟通,需要讲究场景。

很多人在聊天时都会有一个问题,说话不顾场景,用北方的话说就是“没有眼力见”。

没有眼力见表现在什么地方呢?

我们看这个故事,女生看着手机在偷笑,于是男生想看女主的聊天记录,因为他觉得没有安全感。

而女主不给他看,然后说了一句:“安全感是自己给自己的”,男生就回了句:“呵呵”。

“安全感是自己给自己的”,这句话是对的。

但是,正确的话不是在什么场景都能用的。

并不是说在哪儿学到一个葫芦瓢,都可以往人家头上扣。

哪怕是再正确的一句话,用在一个错误的场景里,它都会变成一句错误的话。

一句正确的话,要放在一个正确的场景里,话术的场景很重要。

什么是正确的场景?

就是在觉察到对方情绪的前提下,给到对方一个情绪上的响应。

第二,沟通,需要响应对方的情绪。

关系的动力有拉近、有静止、有推开,其中每个动力都有一种情绪在流动。

比如,刚刚这个场景,当一个男生跟你说自己没有安全感。

你说:“安全感是自己给自己的”,这就是把对方推开了。

那拉近是什么呢?

首先要响应对方的情绪,当对方说没有安全感时,我们可以说:“亲爱的,很抱歉我这些做法给你造成这样的感受”。

然后,要么给他看一下聊天记录,要么跟他好好解释自己笑的原因,重新取得对方的信任。

当对方说自己没有安全感时,一定是感觉到被伤害。

感觉是没有对错的,这时要先去认同对方这种感觉,接受对方的感觉,对方才会感到拉近。

而“安全感是自己给自己”这句话,无疑是将对方推开,使对方更没安全感,接下来一定是互相的攻击。

关系中的动力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自然界的规律是:所有东西都在走向消亡,走向凋零。

两个人的关系更是如此,如果不努力去维系,努力去拉近,那慢慢一定会分开,因为分开本来就是常态。

男女交往中,互相的矛盾冲突肯定会造成很多的痛苦,但不磨合、不拉近的两个人必然会分手。

所以,大家要知道关系中这种动力,从一段关系开始就在走向凋零,而我们的一生都需要与这种凋零对抗。

两个人可以一起努力协作、维系,让关系不断地生长出新的生命力,走向更枝繁叶茂的地方。

一段长盛不衰的关系,其中的动力就像是一棵树的生长。

一棵树的凋零,是它所有的叶子都掉完,所有的躯干都干枯之后,这颗树才会宣告死亡。

但是一棵树的生长是什么?

不是说这棵树没有掉落的叶子,而是在不断地长出新叶,用生机覆盖所有的凋零。

我们可以把一段关系中所有的因素可以想象成是树上的叶子,有积极的因素不断地生长,也有一些因素会让关系的一部分死亡。

可是你只要不断的生长出积极的因素,不断长出新的叶子,关系就会不断走向枝繁叶茂,不断走向长盛不衰。

都说经营一段关系,比选择一段关系难。

但只有经历过磨合期考验的感情,才会真正被珍惜。

本文插画,任何组织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