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黑洞雖然是宇宙中極爲常見的天體,但它與其它天體有着明顯的區別,簡單來講,就是既強大又神祕。

黑洞的強大源於其無可匹敵的引力,而它的神祕也是源出於此。和宇宙中其它的天體一樣,黑洞也有大有小,一個星系級的黑洞往往可以主導一整個星系的運行,幾乎所有的星系中心都存在着這樣一個星系級的黑洞。就拿我們所在的銀河系來說吧,中心就存在着一個星系級黑洞,人馬座a*。

人馬座a*強大的引力帶動周圍的天體物質高速運轉,從而形成了銀河系的中心,也就是被我們稱作“銀心”的區域,而銀心又帶動外圍的天體運動起來,就這樣,整個銀河系便有規則地運動了起來,而且速度相當可觀。我們所在的太陽系位於銀河系的獵戶座旋臂之上,其圍繞銀心運動的速度達到了每秒鐘240公里,我們很難意識到平日裏看似恆定不動的太陽,運動速度竟如此之快,而且永不停息。

能夠主導星系運行的星系級黑洞往往誕生於宇宙之初的物質密集區域,而比星系級黑洞小得多的恆星級黑洞則是由大質量恆星坍縮而來的。

隨着大質量恆星的燃料消耗殆盡,核聚變所產生的向外擴張壓消失,恆星便會在自身強大的引力作用下急劇坍縮,在經歷超新星爆發之後形成一個黑洞。在黑洞的內部,由於引力過於強大,所以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物質向中心無限坍縮,所以理論上來講,黑洞的實體不過就是一個密度無限大而體積無限小的奇點。無論是星系級黑洞,還是恆星級黑洞,它們的實體實際上都是一個體積無限小的奇點,而我們平時所說的大小,指的其實是黑洞視界的大小。

黑洞的實體雖然只是一個體積無限小的奇點,但不同的黑洞,質量卻有着很大的差別,而質量的差別就造成了引力的差距,於是就有了視界範圍不同。

距離黑洞越近,所受的引力作用就越強,要擺脫黑洞,所需要的逃逸速度就越高,而當物體與黑洞的距離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逃逸速度就超越了光速,包括光在內,沒有任何物質可以從中逃逸而出,所以這一部分區域就變成了完全不可見的,而這一部分的區域就被稱之爲黑洞的視界範圍。在黑洞之外,是無法看到黑洞之內的事情的,因爲我們能夠看到東西,依靠的是光子在物體上反射之後進入我們的眼睛,而進入黑洞內部的光無法再次逃逸而出,自然也就無法進入我們的眼睛,所以我們看到的只能是漆黑一片,而我們之所以能夠發現黑洞,完全依靠的是黑洞外部的無限光明。

黑洞內部雖然不可見,但黑洞之外卻是無比的光亮,甚至於已知宇宙中最亮的光就是黑洞所發出的。

這是因爲黑洞強大的引力不僅會讓周圍的物質高速運動,而且還會將它們撕扯拉碎,與此同時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光亮就是在這一過程中產生的,而當黑洞周圍沒有任何可供吞噬的物質時,光亮便會消失,黑洞也就會陷入一種完全不可見的狀態,所以說宇宙間存在的黑洞遠比我們所看到的要多。

在黑洞之外,無法看到黑洞之內的景象,那麼如果我們在黑洞內部又會怎麼樣呢?在現實世界,我們是永遠無法進入黑洞內部的,因爲任何物質在進入之前都會被撕扯拉碎到基本粒子的級別,而也正是因爲如此,這個假設性的問題才更有意義。“在二層樓上能夠看到怎樣的風景”?沒人會提出這樣的問題,因爲任何人都可以親自走上去看一看。但很多人都想知道“100層樓上的風景如何”,就是因爲大多數人一生都沒有機會站到如此的高度。

如果我們能夠安然身處黑洞的內部,我們向外看和向內看,將會是完全不同的兩番景象。

向外看,我們會看到一片光亮,因爲物質和能量受到黑洞強大引力的牽扯,會高速向黑洞內部衝來,大量的光子進入我們的眼睛,使我們看到一片光明。

如果我們調轉身體,看向黑洞的中心,一切就截然不同了,我們所看到的和在黑洞外面看到的將會完全一樣,也就是一片黑暗。因爲所有的光子都在向黑洞中心衝刺,沒有任何光子會反射回來進入我們的眼睛,所以我們什麼也看不到,儘管奇點處雲集了大量的物質和能量,理論上是一個無比光亮的存在,但由於沒有光子能夠反射回來進入我們的眼睛,所以我們看到的只能是一片黑暗。雖然什麼也看不到,但想一想卻極爲有趣,面對一個宇宙間最亮的事物,看到的卻是一片黑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