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從周武王建立到周攜王被滅,一共經歷了近300年(公元前1046年-前750年),歷13位天子。縱觀西周興亡的過程,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於內亂,內亂猛於虎!

筆者整理了一下,西周的內亂主要有四次,每一次都有其特殊的意義。

1、三監之亂

三監之亂是周武王的幾個弟弟聯合殷商遺民發動的一場武裝奪權的軍事鬥爭。他們打的名義是清君側,剷除周成王身邊的周公旦和召公奭等。這一叛亂使剛剛建立起來的周朝一下子陷入了危機之中,當時東夷還有很多方國還未歸附周朝,他們趁周朝內鬥之機,紛紛起來反抗,企圖顛覆周朝。這個時候,稍有不慎,便有亡國的危險。好在在周公旦的打擊下,叛亂終被平定,周公旦還藉機收復了很多東夷諸國,鞏固了周王室的統治。但是戰爭始終要消耗國力,周朝被這一折騰,變得窮困起來,經過周成王、周康王兩代天子幾十年的發展纔將周室恢復元氣。

2、周孝王破壞嫡長子繼承製

周孝王是周恭王的兒子,周懿王的弟弟,由於周懿王的軟弱,周王室被欺凌不堪,於是周懿王死後,周孝王取代了周懿王兒子,繼承了天子之位,而公卿們竟保持驚人的一致,沒一個反對。雖然這是一次和平演變,沒有動武,但其影響卻是深刻的,周天子都帶頭破壞祖制,讓諸侯們如何適從?即使周孝王最後把位子又還給了周懿王的兒子,但亂象依然產生,是如何也抹不去的。

3、周厲王國人暴動

周厲王是一位中興周王室的天子,他採取了很多的改革措施,可是在公卿們心中,他是一個暴君,對公卿貴族們下手太狠了。王室的利益和貴族的利益是衝突的,蛋糕只有那麼大,他們不去想辦法把蛋糕做大,卻在這裏爭奪既得利益,顯然會打得頭破血流。最終周厲王慘敗,被趕出了王宮,這就是著名的“國人暴動”。國人暴動的意義在於:貴族公卿們已經可以公然的和周天子做鬥爭了,只是還比較含蓄。

4、周幽王犬戎之亂

犬戎之亂就是一場徹頭徹尾的賣國行爲,申侯勾結外敵入侵本國,導致周王室遭到荼毒,西周政權徹底瓦解。其實這也是一場諸侯和天子之間的鬥爭,只是他們捅破了最後一層窗戶紙,明刀明槍的幹了起來。周幽王敗在似乎太激進了,對未來的狀況估計不足,冒然發動了對申國的討伐,最終導致了西周的亡國。看來什麼事都還得講策略。

所以,從歷次內亂可以看出:團結和包容纔是王道,戰爭是永遠解決不了問題的。世界的主題,永遠是和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