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載:“鄭之罕,宋之樂,其後亡者也。二者其皆得國乎!民之歸也。施而不德,樂氏加焉,其以宋升降乎!”這是晉國羊舌氏對宋國樂氏的褒揚,主要是說的“子罕弗受玉”的故事。這位子罕是誰呢?

在春秋戰國時代,戰亂頻發,諸侯列國皆以戰將爲尚,誰擅長打仗誰就能呼風喚雨,甚至位極人臣,權霸朝堂。宋國尤其如此。宋國有個太宰叫華督的,曾經作亂殺死宋殤公,由於其擁立的宋莊公初登大統,便以行賄的方式以求諸侯們的承認。可見,宋國以行賄達到目的的思維,已是深入宋人貴族子弟。子罕並非戰將,但其名亦爲後世所稱頌,源於何事呢?

樂喜,字子罕,是當時宋國樂氏家族的重要人物,他在朝廷中爲官,是爲司城。什麼是司城呢?史書載,“水土事。凡營城起邑、浚溝洫、修墳防之事,則議其利,建其功。”司城就是負責建造、車械、奴隸的官員,雖然不是戰功赫赫的將領,也是宋國朝堂中的重要官員。《左傳》載:“宋災,樂喜爲司城以爲政。”子罕受命於危難之際,就是出現自然災害的時候,子罕在宋人貴族子弟中,顯然是頗有本事的人,也於此而可得國君重用。

子罕作爲司城,周圍環繞着各色人等,皆欲從其身上贏得機會。那麼,宋人的行賄,對子罕會有影響嗎?在春秋戰國時代,以周王國的《周禮》爲根本。《周禮》載:“以聽官府之六計,弊羣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左傳》載:國家之敗,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寵賂章也。”各諸侯國亦遵循其制,加強國內的廉潔文化建設,本身對行賄之習是絕對禁止的。子罕自是廉潔制度的忠誠衛士,因其“弗受玉“的事蹟,便爲後世稱爲賢臣。

當時宋國有人找到寶玉,欲獻給子罕。子罕卻說:”我以不貪爲寶,爾以玉爲寶,若以與我,皆喪寶也,不若人有其寶。“就是說,大家都喜歡寶玉,但物有其主,該是誰的就是誰的,不能因賄賂而該改變其屬性。子罕之名爲人所知,更受國君之重用。

《左傳》載:“宋亦飢,請於平公,出公粟以貸;使大夫皆貸。司城氏貸而不書,爲大夫之無者貸。宋無飢人。”這裏說的是宋國發生災荒,子罕把家族的糧食散發給災民,卻不求歸還,甚至連借據也不寫。如此清廉之行,遂爲時人所贊。混亂時代,惡風惡俗,子罕權高位重,以君子之身,立身處世,的確可說得上賢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