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吞食是我们习以为常的动作,然而流畅的吞食会牵涉到口腔、咽喉的感觉回馈以及一系列肌肉的协调与收缩,都是一个繁复又需要训练的过程。只要任何一个环节出了差错,就可能影响我们的吞食功能。根据研究显示,约有四分之一的人有声带闭合不全的生理特质,此问题容易使食物及液体流入至气管中,晚年后有高机率面临误咽及呛咳的情形。

在婴儿4~6个月时,父母开始逐步给予辅食,不仅可以训练孩子的咀嚼、吞咽能力,体验食物的美味。然而,饮食质地上的调整,不仅只有小婴儿,当年纪逐渐增长,吞食的功能也可能开始出现障碍。导致吞食功能障碍的原因很多,包括影响脑神经功能的中风、脑瘤、脑部创伤、失智、神经退化疾病等,或是影响口腔咽喉结构的口腔癌、鼻咽癌、喉癌等,随着年纪增长,吞食功能也可能逐渐退化。

吞食功能障碍患者在吃东西时容易呛到,而频繁咳嗽。吞食困难初期,患者可能在喝水、喝汤时呛到,随着病情逐渐恶化,渐渐连吃固态食物都可能造成呛咳,而掉入气管的食物可能会引起吸入性肺炎,增加住院的机会,若演变成败血症,恐危及性命。

需改变饮食质地的人群

呛咳症状发生时,家属较容易意识到问题而寻求协助,但此时吞食的问题可能已经逐渐严重。其实,当吃东西越吃越慢、食量越来越小,平时容易会流口水,甚至进食时食物或水可能从嘴巴掉出来,这些都是吞食困难的征兆。进一步可能导致营养不良,甚至各种并发症。若是观察到以上现象,建议尽快就医,评估吞食功能。越早医疗与饮食介入,越能够保持长期的健康。

找回食的乐趣 国际建立IDDSI饮食分级制度

民以食为天,但咀嚼吞咽能力下降者,却时常只能吃软烂状的食物。自正常的美食跳入软糊状,不仅使长辈难以适应,生活中的愉悦感更被剥夺。不仅是日常生活上的改变,更开始产生许多负面情绪。国际吞咽困难饮食,为吞食障碍患者制定了国际吞咽困难饮食标准(The International Dysphagia Diet Standardisation Initiative, 简称IDDSI),协助分级食物的状态,教导如何使食物变软同时保有原有外观,提高吃的尊严。

国际吞咽困难饮食标准(IDDSI)共分为八个连续等级(0-7),每个等级皆有相对应的文字与颜色做区分。等级0是稀薄,如一般的饮水、等级1是极微稠、等级2是低度稠、等级3是中度稠(流质)、等级4是高度稠(糊状)、等级5是细碎及湿软、等级6是软质及一口量、等级7是容易咀嚼。家属可以借由筷子、叉子、针筒等常见物品,检测食物质地与液体浓稠度,满足不同吞食困难程度患者的需求。

利用食物增稠剂,调配安全稳定的饮食质地

在过去,为避免呛咳,护理者多会尝试使用太白粉、番薯粉等以增加食物的浓稠度。但此种做法较容易影响食物风味,降低食欲。且较不稳定,可能随着时间、温度等而改变食物状态,发生结块、出水等问题,使得进食容易不安全。

利用食物增稠剂,调配安全稳定的饮食质地

如长辈已出现吞食的问题,建议可以使用稳定、安全的食物增稠剂。无论热食、冷食皆可以使用,且不易受到食物酸碱度的影响。只要依照使用说明加入不同的匙数,即可调配出对应国际吞食困难饮食标准(IDDSI)等级的质地,不再担心如何制备,便利性大幅提升。

此外,使用无色无味的食物增稠剂,也不会改变食物风味,可增加患者进食的意愿,除了有助改善营养状况,更可提升长辈生活品质与乐趣。

配合正确的饮食质地及进食姿势,安全为第一准则

患者在进食时,务必要坐端正,呈90度坐姿,且喝水时尽量不要仰头,避免流速过快导致呛咳,建议先把水含在嘴里,微微低头,再缓缓适量吞下以避免呛咳。一般而言,越是流质液态的食物,越容易造成呛咳,因此家属需要学习辨识饮食质地,并通过安全的食物增稠剂调整,才能食的安全。

贴心小叮咛

饮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吞食障碍对于身体健康亦有相当大的影响,大家需留意吞食障碍的征兆,并及早就医进一步评估,接受吞食康复可以改善吞食功能。日常生活中要依照指示调配正确的食物质地,以方便食用并能降低呛咳的危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