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漢族,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臨川區)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 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王安石出生於臨川(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他的父親王益,時任臨川軍判官。王安石自幼聰穎,酷愛讀書,過目不忘,下筆成文。稍長,跟隨父親宦遊各地,接觸現實,體驗民間疾苦。文章立論高深奇麗,旁徵博引,始有移風易俗之志。

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年),王安石隨父入京,以文結識好友曾鞏,曾鞏向歐陽修推薦其文,大獲讚賞。慶曆二年(1042年),王安石登楊寘(zhì)榜進士第四名,授淮南節度判官。任滿後,王安石放棄了京試入館閣的機會,調爲鄞縣知縣。王安石在任四年,興修水利、擴辦學校,初顯政績。

皇祐三年(1051年),王安石任舒州通判,勤政愛民,治績斐然。宰相文彥博以王安石恬淡名利、遵紀守道向仁宗舉薦他,請求朝廷褒獎以激勵風俗,王安石以不想激起越級提拔之風爲由拒絕。歐陽修舉薦爲諫官,王安石以祖母年高推辭。歐陽修又以王安石須俸祿養家爲由,任命他爲羣牧判官。不久,王安石出任常州知州,得與周敦頤相知,聲譽日隆。

治平四年(1067年),宋神宗即位,因久慕王安石之名,起用他爲江寧知府,旋即詔爲翰林學士兼侍講。從此,王安石深得神宗器重。

熙寧元年(1068年)四月,神宗爲擺脫宋王朝所面臨的政治、經濟危機以及遼、西夏不斷侵擾的困境,召見王安石。王安石提出“治國之道,首先要確定革新方法”;勉勵神宗效法堯舜,簡明法制。神宗認同王安石的相關主張,要求其盡心輔佐,共同完成這一任務。

熙寧二年(1069年),神宗任命王安石爲參知政事,躋身執政之列。王安石提出當務之急在於改變風俗、確立法度,提議變法,神宗贊同。爲指導變法的實施,設立制置三司條例司,由王安石和陳昇之共同掌管。王安石委任呂惠卿承擔條例司的日常事務,派遣提舉官四十多人,頒行新法。王安石變法的目的在於富國強兵,藉以扭轉北宋積貧積弱的局勢。然而變法觸犯了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保守派的反對。法令頒行不足一年,圍繞變法,擁護與反對兩派就展開了激烈的論辯及鬥爭。

1074年,天下大旱,顆粒無收,饑民遍野,流離失所,反對變法的大臣們紛紛上書彈劾新法,上書是免行錢造成的這種局面。神宗左右爲難,信心動搖,欲打算廢除不好的法令。但是王安石認爲這屬於天災是難以避免的,天災不可避,但是我們能後天處理和維護,派人治理方可解決。反對派們不僅上書反對甚至還繪製流民旱災困苦圖給神宗看,爲新法的過失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並且要求罷免王安石。

敵對關係正是緊張時刻,兩位太后也出來干預朝政,認爲王安石亂了整個天下。神宗心中動搖,於是罷免了王安石的宰相之位,讓其當吏部尚書。王安石罷相後,奏請神宗讓呂惠卿任參知政事,又要求召韓絳代替自己,二人堅持王安石制定的成法。呂惠卿掌握大權後,擔心王安石回朝,借辦理鄭俠案件的機會陷害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國,又興起李士寧案件來傾覆王安石。韓絳覺察到呂惠卿的用意,,祕密奏請召回王安石。

熙寧八年(1075年)二月,王安石再次拜相。同年,王安石《三經義》寫成,加封爲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呂惠卿外調爲陳州知州。王安石復相後得不到更多支持,加上變法派內部分裂嚴重,新法很難繼續推行下去。

熙寧九年(1076年),王安石多次託病請求離職。同年,長子王雱病故,王安石極度悲痛。11月22日,王安石辭去宰相,外調鎮南軍節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寧府。次年,改任集禧觀使,封舒國公。

元豐八年(1085年),神宗去世,宋哲宗趙煦即位,改元元祐,由太皇太后高氏垂簾聽政。哲宗即位後,加王安石爲司空。

高太后在神宗時就強烈反對變法,等到自己聽政後,立即起用司馬光爲相。司馬光提出“以母改子”,全面廢除新法。史稱“元祐更化”。

元祐元年(1086年)四月,王安石病逝,享年六十六歲,獲贈太傅,葬於江寧半山園。

在文學上,王安石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簡潔峻切,短小精悍,論點鮮明,邏輯嚴密,有很強的說服力,充分發揮了古文的實際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詩“學杜得其瘦硬”,擅長於說理與修辭,晚年詩風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遠韻的風格在北宋詩壇自成一家,世稱“王荊公體”;其詞寫物詠懷弔古,意境空闊蒼茫,形象淡遠純樸,營造出一個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存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