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爭中,有條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兩國交戰,不斬來使”。這裏的使,即使者,也就是代表另一方,受命出使的人。

使者所扮演的角色,一般是傳遞信息,表達意願。在沒有電話和網絡的時代,使者是兩國之間絕好的交流媒介。當然,比較高級的使者,不僅僅是傳聲筒,有時候還會談判,有一定的事務決策權。既然大家要交流,要對話,就沒有必要斬殺使者。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起源於何時呢?

大家也都提到了。春秋時期,宋國因爲抓住了楚國使者而被楚國圍困,宋文公鮑派華元在夜裏進入楚軍營。經過華元一番誠實的說辭後,楚國退兵,而華元作爲人質直接留在了楚國。華元在楚國居住了6年,直到宋文公鮑病逝後,華元才得以重返宋國。

春秋時期,周禮猶在,大家凡事,包括戰爭也都遵從一定的禮儀。有人總結爲“禮儀第一,勝負第二”,不殺使者也是禮中的題中之義。《左傳·成公九年》就提到,殺使者“非禮也”,並強調“兵交,使在其間可也”。

如果說一開始是因爲禮,當禮崩樂壞,大家不再遵循禮儀規範,爲何還要遵守“兩國交戰,不斬來使”這一準則呢?那是因爲你殺了使者,影響實在是太負面了。

一是引起對方的反感,關閉了雙方溝通的窗口,這就意味着斷了和談這條後路。畢竟,古代有很多戰爭非必要拼個你死我活,達到戰略目的纔是最主要的。

二是使者一般由文官充任,而文官並不具備攻擊性。殺掉這麼一個手無寸鐵之人,是會被人看不起的,至少在道德上是不被看好的。

三是你把人家的使者殺了,這一場戰爭之後,後期如果還有戰事,你派誰去溝通呢?畢竟,你殺人家在先,誰去基本上都是死。所以,無論你派誰去,朝廷的威望就會再次降低。

凡事都不是絕對的。縱容斬殺使者有萬般不好,但有一條,可以立威,發泄情緒,表示絕不妥協。歷史上還真有人這麼幹了。

東漢將領耿恭被北匈奴圍困時,雙方力量懸殊。耿恭堅守的金蒲城只有守軍有幾百人,而匈奴有兩萬多人。這一守就是幾個月,城中“食盡窮困,乃煮鎧弩,食其筋革”。匈奴派使者招降。沒想到,耿恭不爲所動,還親手殺了使者,甚至還用火烤肉喫。匈奴人看見了,一片哭聲。當然,由於城池堅固,匈奴並沒有把耿恭怎麼樣。後來,漢軍來援,耿恭最終得救。

元滅宋之際,蒙古軍攻滅大理,想和緬甸友好出使,願意將緬甸納入新的朝貢體系。但緬甸根本不喫這一套。儘管有強大的蒙古帝國背書,使者在緬甸遇到諸如脫靴子般的羞辱,還被緬甸國王給殺了。緬甸自知戰爭無可避免,便率先發動攻擊。緬甸縱有象陣,但面對蒙古騎兵,自然是無可奈何。最後,緬甸還是架不住蒙古軍的兩次進攻,一度國都都岌岌可危。無奈之下,緬甸只好派出使者請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