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昌化江主流出海口。 何以端 製圖

文\本刊特約撰稿 何以端

海南第二大河昌化江被譽爲擁有“最美出海口”,出海主流在哪裏?不少資料稱“經昌化港入海”。然而,昌化港雖是縣內第一大港,本來也是昌化江的主出海口,但在500年前已湮塞,與昌化江卻絕緣了。

“崔公河”是古昌化縣最重要的水利設施,它在哪裏?它曾引昌化江水入昌化港盲河道,緩解明清昌化城的鹹鹵之苦,功績不小。然而清中期後,崔公河已悄然退隱。

明清間,昌化江曾發生三次驚心動魄的改道,後來居上的主出海口,卻連名字都還沒有,只能在人們口頭附麗於昌化港。而崔公河的前身後世,又與出海口之變息息相關……

本文試圖逐一還原這段大江祕史。

正德《瓊臺志》昌化縣輿圖局部。淺棕色爲已淤塞河道,淺藍色爲弘治間新衝出的南崖江,紅點爲古今位置基本不變的地名。 何以端 製圖

“最美出海口”祕史

自隋至明前期,昌化縣治一直在昌化江“二水洲”東頭的今舊縣村,唐宋間運作良好。史載最遲明前期,這一帶的經典農耕方式就已相當成熟,枯水期農民在江心築土木壩截流,以提高水位,再用水車抽水上田灌溉,發展了“百餘頃”灌區。

到了明洪武中,隨着近萬軍戶的陸續登島,海南修築多個千戶所城,開啓了大修城時代。所城通常與既有州縣治同地以便集中防守,然而,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開築的昌化所城(今昌化故城),卻反常地遠離當時的縣治十餘里,另行覓地修築。

究其原因,一是老縣治太狹窄,常年不受水淹的高處狹長帶狀,無法容納所城;二是隨着山區開發森林砍伐,元明之間水患日益兇猛,二水洲頻頻被淹,民生痛苦,官府已準備放棄舊治。

三家港與舊縣村

修城半世紀後的正統八年(1443年),昌化縣治遷入了千戶所城。此後半個世紀之內,昌化江出海口的南北兩支流,接連湮塞改道:

昌江兩岸,居民之(自)烏坭港溯流而上,皆截流堰水,竹木爲車,灌田百餘頃。天順間(1457年-1468年),南流已塞;弘治辛酉(1501年),北流亦塞,轉南從三家港出海,附郭田上(土)與軍民病於灌汲焉。(萬曆《瓊州府志》)

烏坭港在北支流下游,約今昌城村西南側的江邊。南流即南支流,史稱南江,即今赤坎村北、旦場村南的河道;北流即北支流,史稱北江,今黃姜村-舊縣村-浪炳村一線西南、舊縣村-楊柳村一線東北的故道。此前千年,南北兩江一直平穩向西北流淌,夾着四面環水的二水洲。

然而明代大變迭起。天順間,洪水堆沙堵塞了南支流尾段,1501年,北支流前部亦淤塞至今。無處可去的洪水,轉過來在南支流前半段、今日新村以北處,將二水洲攔腰衝出一條新河道,改由三家港入海。

正德《瓊臺志》,從另一個角度記載了兩江淤塞及改道——

“昌江……合流至侯村(輿圖顯示爲居猴村,今居侯村),始分爲南北江。南江西流,經赤坎村後轉南,出三家村,會海潮成港,故名南崖江,又名三家港……北江繞縣治南流,西至烏泥浦,與潮相會成港,入於海,故名北港,又名烏坭港。船隻出入,舊設烽堠守瞭。其北江水於弘治辛酉泛溢,衝埋田土,壅塞故流,俱從三家港出,至今軍民病之。”

三家港在哪裏?《瓊臺志》稱,江流“經赤坎村後轉南,出三家村”匯潮成三家港,方向顯然誤記,給考據增加了難度,不如萬曆志“北流亦塞,轉南從三家港出海”的原真、準確。地圖可見,河道若經赤坎村後再轉南,即已離開三角洲,位於“縣治南五里”的崔公河就變成無源之水了。本文推測南支流只是“尾段”淤塞,同樣基於崔公河的基本位置。

古志的踏勘者艱難跋涉茫茫水潦,方向表述出些錯不足爲奇。今人必須在有限的記載中去粗取精,多方印證,依據水文演變規律考量推導。

所以,新河道應是經赤坎村後轉向西北,即今旦場村東北的河道,也就是東方市與昌江縣的界河。這道界河就是出海主流,而撲朔迷離的古三家港即在其尾部,當代鹹田村西。

正德《瓊臺志》“昌化”輿圖中,北支流仍然暢通,當然還沒有三家港,說明該圖底本比弘治更早,故道就在兩個舊縣村之間。兩村存在至今,南面大村爲“舊縣”,老縣治所在,北面小村爲“舊縣村”,應爲衍生,是部分村民遷居對岸就近耕種,不忘舊縣,加“村”字以作區別。

清代康熙《昌化縣誌》稱宋代曾移縣治,其實無考,應該是面對無法解釋的兩個“舊縣”所作的推斷。

北支流下游,通往昌化港的盲河道鹹水。 何以端 攝

惠民“崔公河”始末

此後,北支下游雖仍通海,卻只有一條小小的靛村河淡水進入,壓不住鹹潮,久之連井水都是鹹的。瓊西苦旱,原有耕地缺乏淡水紛紛荒蕪,居民日常生活都大成問題。

一代人之後,千戶指揮官崔瀛慨然率軍民開鑿一條約四里長的人工河,以引昌化江淡水。於是,崔公河問世了——

崔公河在縣治南五里。城池瀕海,井水滷澀,城中人民苦於飲汲。嘉靖八年(1529年),海南衛指揮崔灜署所事,乃率軍民自城南五里開拓,接大江之許(滸),導其順流而西,繞城達烏坭港出海。軍民至今利於灌汲,名曰崔公河。(萬曆《瓊州府志》)

從地圖上看,崔公河南端引水口,必在今楊柳村與旦場村之間的河道彎曲處,自南向北略偏東(方誌稱“導其順流而西”,方向也錯)將江水引入北支下游。由此以淡壓鹹,大大改善了烏坭港水道的水質,足供汲飲及灌溉。

此後大概到清初,南支的湮塞再被洪水陸續衝開,與三家港水道形成雙龍出海的新格局。但當代南支老水道無論江面深、寬與流量,都不如三家港水道。

方誌對南支重開並無記載,僅可看到若干蛛絲馬跡。例如康熙《昌化縣誌》卷一“海港”載三家港:“蛋(疍)場港,今淺;南港,即三家港,今淺”。雖然正德《瓊臺志》已有“南港,俱沙淺”之載,但未註明即是三家港。不同年代的地名、港名,不知不覺間會有微妙變更,從中可能間接反映了南支流重開導致三家港變淺。

道光《廣東通志》稱“南江西流,經赤坎村南(應爲西)出,會潮成港,名南崖江”,沒提三家港,似乎在描述南江故道。光緒《昌化縣誌》照引用,而且南港、三家港位置已經不知所謂:“南港,即三家港,在城西南四十五里,納南江水”,這反映三家港湮廢年久,連縣誌都不明位置了。

隨着南江復暢,三家港水被分薄,崔公河的引淡就日益困難,最終淤塞廢棄,清中期以後,同樣連位置都模糊了。這從赤坎渡口可見端倪:

赤坎河渡,即崔公河渡。在城東南,原有渡船一隻,年久朽壞。道光十六年……設渡夫二名。(光緒《昌化縣誌》)

舊縣村東,機站將清亮的昌化江水抽上高地灌溉。 何以端 攝

赤坎村在南江南岸,赤坎河渡顯然是豐水期的南江船渡,與崔公河至少隔了五六里。“即崔公河渡”,說明設渡之時(大概乾嘉之間,康熙縣誌未載此渡)本地人已不知崔公河位置,僅出於追慕先賢而名之;再往後,還有誤會崔公河是紀念南宋名臣崔與之的。

晚清鹹同間,昌化縣在靛村河口北岸斷斷續續地修築新縣城(今新城村),因爲淡水較有保障,至光緒間短暫將治署遷入。這是縣治擺脫鹹鹵之苦的最後努力,終因新城綜合條件太差,此次遷治還是失敗了。

一旦修築新城,說明崔公河已成爲歷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