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大內侍衛我們首先就會想到《還珠格格》中的爾康,雖然人家是個愛表現的男孩,但也是妥妥的首席侍衛,乾隆皇帝身邊的紅人。從爾康的身世也能看出來,能夠成爲大內侍衛必定是顯赫出身,在清朝起碼得是八旗子弟。要想成爲皇帝身邊的貼身侍衛,就必須得到皇帝的絕對信任,也要有足夠出色和高超的武藝。

真實的大清後宮我們普通人不可能完全的瞭解,但也可能從一些材料和影視作品中窺探一二。大內侍衛在清朝的宮裏的地位一直都不低,畢竟整個皇宮都需要大內侍衛的守護,皇上、太后、皇后以及衆多妃嬪都需要人家的保護。從某種意義上說,大內侍衛屬於皇宮中最重要的職位之一。所以他們的待遇,薪水以及官階都不低。混得好的大內侍衛是可以迎娶公主的,比如《還珠格格》中的爾康,就娶到了乾隆的女兒。混得差的也能娶到個宮裏的宮女,《甄嬛傳》中雍正皇帝就讓甄嬛的貼身的侍女浣碧隨便挑侍衛成爲自己的夫君。但心比天高的浣碧卻拒絕了他,從這也可以看出侍衛在皇帝的眼裏是不低的職位。

這還只是普通的大內侍衛,要想成爲皇上身邊的貼身侍衛那更是不一般的人。這個職業也是個十分神祕的職業,而且也是個喫青春飯的職業。他們結束侍衛生涯後還很年輕,他們不僅不會到基層去繼續從事安保工作,反而會走向仕途——當官。我們所熟知的大貪官和珅就是大內侍衛出身,之後更是飛黃騰達,成爲大清國最重要的重臣,更是富可敵國。

據說清朝有一位叫富察·阿巴力罕的大內侍衛,我們從後來對清宮侍衛的瞭解也有這位侍衛的功勞。從他的名字我們也可以看出來他的出身是貴族,而且和乾隆皇帝的第一位皇后是一家,這個姓氏在清朝來說可是貴族的姓氏。

富察·阿巴力罕曾經得到過慈禧太后的重賞,風光一時,這足以看出他在清朝的大內系統中的重要性。慈禧的賞識後本可以飛黃騰達的,就像和珅一樣當官從政。但生不逢時,他生在了清朝末年,和民國相交的動盪年代,清朝滅亡後他們即使當時風光無限,最後也落得各奔前程的下場。

我們對大內侍衛的瞭解也都是從末代侍衛中得到的,據他所說所有的大內侍衛在上崗的第一天都要澆上自己的"童子尿"。這樣寓意着官運亨通,可以節節高升。而且他們在工作的過程中小太監都會給他們喫糖,特別是夏天的時候。因爲天氣酷熱,他們免不了出汗。特別是巡邏的時候,一圈下來基本都是汗如雨下。當時洗澡是主子們的專有權,他們也不可能巡邏一次就洗一次。既然洗不了澡就只能清新清新口氣,所以給他們發糖喫。

那些專門保護皇宮中核心人物的侍衛待遇就更不必說了。他們拿着高薪,喫食也是頂配。我們都聽說過清朝皇帝太后們每頓飯菜都會有幾百道菜,他們自然是喫不完的。所以這些喫剩的飯菜就賞賜給了大內侍衛們,其實這也是一種莫大的恩寵了,畢竟幾百道菜啊。能者多勞,他們也需要有高超的武藝和警覺力,有的時候還有讀懂主子們的心。這樣才能在侍衛界走的更遠,同時也能夠得到更多的特權。

比如說珍貴的冰,除了主子們可以用,還可以用的人就是侍衛們了。要知道沒有冰箱時代的冰是太過於難得的,冬天把冰儲藏到很深的地窖裏。侍衛們在夏天把冰放到豬泡尿中,藏到自己的胸口處。不僅清涼解暑,流出來的水浸溼衣服後還會因爲恪忠職守得到主子們的賞識,甚至會步步高昇,飛黃騰達。

但發展到後期的大內侍衛們的業務水平就有了明顯的下降,這些八旗子弟整日更沉迷於喫喝玩樂,甚至會喫喝嫖賭。這樣培養出來的貴族子弟自然無疑不高,從大清侍衛的沒落也可以看出整個清政府的腐敗和落寞。也是從這方面看出清朝的滅亡是大勢所趨,時代的選擇。

但這些都是我們這些普通人茶餘飯後的談資,對於真實的歷史我們不敢說多專業,也不敢說多正確。但這樣說明了我們的國家如今國泰民安,我們有更多的時間來談論這些充實我們自己生活和娛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