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生已過足,不必到期頤。”陸游的這一詩句似乎在說,“人到七十古來稀”,活到期頤之年已是奢望。

然而,隨着老齡化邁入深水區,百歲人生將不再是天方夜譚。“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到2018年也已達77歲;預計2040年將達81.9歲。如不考慮生命科學的突破,按現有的趨勢樂觀估計,到本世紀末,人類社會就將迎來百歲人生的時代。”泰康保險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陳東昇表示。

長壽時代,必將面對新挑戰,亦需要全新的長壽時代解決方案。11月11日—11月14日,第二屆世界大健康博覽會(以下簡稱健博會)在武漢舉辦。在這一意在搭建全球大健康展示和交互平臺、促進大健康事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滿足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健康生活需求的國際性大健康產業盛會上,特別設置了一場以“長壽時代,如何應對”爲主題,集思想性、專業性、多元性和國際性於一身的“長壽時代高峯論壇”。

在本場高峯論壇上,武漢市及蔡甸區政府領導、知名經濟學或醫學專家、國內外大健康產業優秀企業代表、奧運冠軍、知名媒體人和泰康之家“百歲人生”實踐者齊聚一堂,共商長壽時代機遇與挑戰,共謀長壽時代解決方案。

長壽時代迎來戰略機遇期

老齡化趨勢不可逆轉已經成爲業內專家共識。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蔡昉認爲,現今各國都在經歷老齡化程度不斷提高的過程,其中發達國家處於老齡化後期,程度高、增速逐步減慢;發展中國家老齡化呈方興未艾之勢,正在加快趕超。

在談及老齡化問題時,過往學者們往往將視線鎖定在“死亡率降低和出生率下降”兩個關鍵性數據上。數據顯示:與解放前相比,2018年中國孕產婦死亡率從1500/10萬下降到18.3/10萬,嬰兒死亡率從200‰下降到6.1‰,平均預期壽命從35歲提升至77.0歲。20世紀70年代起,我國生育率快速下降,到1980年總和生育率已經從6左右降至3以下,2016年中國總和生育率僅1.62。

近年來,前沿學者開始聚焦於壽命實質增長所帶來的生活與就業的改變,並提出“長壽時代”概念。和聚焦人口數據研究的“老齡化”不同的是,長壽時代增加了對壽命增長和人口結構變遷長期趨勢的預測,界定出更爲長期、相對穩定的人口和社會形態。

陳東昇正是長壽時代概念的中國佈道者。會上,他總結了長壽時代的五大特徵:低死亡率、低生育率、壽命延長、人口年齡結構從金字塔結構轉變爲柱狀結構、平臺期老齡人口占比超越四分之一。在陳東昇看來,這一總結不僅僅是學術意義上的梳理,更是蘊含了積極主動應對長壽時代機遇與挑戰的理念升級。

泰康保險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陳東昇

多位與會專家認同並倡導積極應對長壽時代機遇與挑戰。蔡昉表示,要學會與人口老齡化共存、共舞,積極應對,從各方面適應長壽時代這一嶄新背景,主動規避其負面影響,善用有利於經濟社會發展的積極因素。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原院長孫祁祥也指出,長壽提出的各種挑戰、創造的各種機遇,都應當成爲重要戰略機遇期,所有的行業都應當爲長壽時代做好準備。

左:孫祁祥;右:蔡昉

長壽時代將讓大健康產業成爲支柱產業

“長壽時代究竟是‘天賜的禮物’還是‘上帝的詛咒’?”孫祁祥借倫敦商學院管理學教授琳達·格拉頓與安德魯·斯科特合著的《百歲人生:長壽時代的生活和工作》一書,提出了這一值得深思的問題。書中描述道,“我們正處於一個特別的過渡期。如果能夠採取正確的措施,這種過渡會成爲真正的禮物,忽略這種過渡而毫無準備,它將變成一個詛咒。”

長壽時代的確帶來了堪比“詛咒”般的新挑戰,它往往涉及虛弱、疾病、老年癡呆症、醫療成本暴漲以及某種若隱若現的危機。同時,長壽時代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技術進步對勞動力的替代效率提升,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年齡延展性增加,長壽時代將創造新的供給與需求。

陳東昇認爲,長壽時代的機遇與挑戰促使健康時代、財富時代的到來,需要用大健康視角系統性分析三者關係。

首先是長壽時代人人帶病生存,會大大促進健康產業發展。數據顯示,2019年美國公共衛生支出佔GDP17.7%,我國爲6.6%,日本、德國、法國、英國這四大工業大國都在10%左右。衛生費用支出已屬各國支柱產業。《“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目標提及,到2020年,中國健康服務業總規模超8萬億元,2030年達16萬億元。大健康產業有望成爲我國重要支柱產業。

第二,長壽時代居民的財富管理需求將引領財富時代到來。當人們預期壽命延長後,養老金是否充沛將成爲關注焦點。在公共養老資金有限的情況下,理性人將更有動機增加財富總量和延長財富積累期限來儲備養老資金,形成旺盛的財富管理需求。

健康時代和財富時代到來,給商業帶來新活力,首當其衝的機會就在與人類健康緊密相關的大健康產業。獨立經濟學家、原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李鐵會上總結,老年人口增長帶動了大健康產業的發展,包括保險、醫療、房地產等行業未來將緊密結合。

獨立經濟學家、原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李鐵

泰康方案引領長壽時代養老革命

長壽時代問題重重,同時也機遇多多。不少與會專家表示,要善用商業的力量撬動這一市場規模潛力超百億的朝陽市場。

孫祁祥提及,“商業化是積極應對老齡化的重要途徑,以風險管理爲己任的保險行業無疑要擔當重任。近年來,泰康保險集團在應對老齡化問題上,從健康管理、養老、財富管理等各方面構建起大健康生態體系,是非常了不起、極具前瞻性的。”

華中科技大學常務副校長、附屬同濟醫院院長王偉也表示,“泰康有超前的意識,長壽時代是很重要的事情。面臨老齡時代我們應該怎麼做?很重要的一條是泰康提出的醫養融合。”

廣受好評,泰康到底做對了什麼?

2007年,率先看到長壽時代市場機會的陳東昇帶領泰康佈局養老產業。他將美國CCRC 養老社區概念帶到中國的同時,還創新性地提出“保險+醫養康寧”解決方案,打造“活力養老、高端醫療、卓越理財、終極關懷”四位一體的創新商業模式,構建服務全生命週期的大健康產業生態體系,爲解決長壽時代的挑戰提供相關方案。

在此次長壽時代高峯論壇上,陳東昇極爲罕見地從政府職能、企業責任、個人應對等多個角度,系統性地闡述了長壽時代解決方案及泰康意在引領的下一代養老革命圖景。

首先是引領一場觀念上的長壽革命。當百歲人生成爲常態,必將帶來勞動力、資本、科技等經濟增長要素的重組。陳東昇認爲,過往學習、工作、退休的人生模式被推翻,將變爲“全生命週期的學習、消費、儲蓄與投資,讓老年人不但作爲消費者,也擔當起生產者和創新者的角色,在消費端和供給端同時推動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

泰康之家養老社區正是這一理念的踐行者。打破老人院的刻板印象,泰康之家倡導體現老年人雙重價值——創造價值、活得有價值。在這裏,老人們不是“養老”,而是持續“享老”。泰康之家通過提供“溫馨的家、高品質醫療保健中心、開放的大學、優雅的俱樂部、長輩心靈和精神的家園”這樣五位一體的生活方式,引導老人活出價值、活得精彩。

北京大學中文系資深教授錢理羣也分享了自己入住泰康之家·燕園5年的感受。“在泰康之家享受休閒生活、感受自然之美之餘,我還在專注歷史研究。從中,我找到了養老人生的新動力、新目標,內心變得踏實而充實,每天都沉浸在生命的沉思狀態。”

北京大學中文系資深教授錢理羣

第二是充分發揮商業企業能動性。衆所周知,養老產業投入大、回報期長,從資本角度看,似乎不夠“性感”。但若想真正解決長壽時代的挑戰,從養老地產開始一步步完善產業基礎設施又是必不可少的一環。對於資產管理規模超20000億元的泰康而言,這不僅是個天然匹配的好生意,而且還能提供行之有效的長壽時代解決方案。

“養老和壽險是天然匹配,真正實現商業模式上的‘長坡、寬道和厚雪’,即全生命週期,活力養老、高端醫療、卓越理財、 終極關懷,讓人長壽、健康、富足的服務全部涵蓋,面向中產及以上客戶。這樣泰康才能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陳東昇說。

在解決長壽時代健康問題上,泰康可謂不遺餘力。2009年,泰康取得行業首個由原保監會批准的投資養老社區試點資格。2012年,泰康推出行業首個對接養老社區的保險產品“幸福有約”。2015年,首個高品質養老社區泰康之家·燕園開放入住。同期,泰康又大舉進軍醫療領域,在每家養老社區均配建康復醫院的同時,通過自建、投資和合作等方式,打造多層次醫療服務網絡,積極佈局醫療實體。

第三是發揮個人和家庭的投資能力,充分利用複利效應,使獲得財富的穩定增長。泰康通過專屬的年金保險產品“幸福有約”附加養老社區保證入住函的方式,既爲客戶未來的長壽生活提供足夠的資金積累,又提前鎖定優質養老社區資源,實現了保險客戶與養老服務的鏈接。

爲了將服務落實到位,泰康還與武漢大學共同打造新興職業“健康財富規劃師”,聚集融保險、資管、養老多學科知識交叉的複合型人才,爲高淨值人羣提供一站式養老、健康和財富管理等服務。

最終,以泰康之家養老社區、幸福有約系列產品和健康財富規劃師三位一體的創新模式,來全方位地滿足長壽時代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1996年,在泰康開業典禮上,陳東昇在致辭中曾表示:“泰康人壽來源於社會,立志於全心全意報效社會。”

時隔20餘年,陳東昇的這一初心仍然熾熱。在走出養老革命顛覆式的第一步後,陳東昇心中還有個更偉大的想法,“不能讓更多人受益,就不叫革命。”

他自言,十分佩服汽車流水線的發明人亨利·福特。“福特汽車當時3000美金一臺,工人工資一週只有5美金,但福特的夢想是希望自己的工人都能開上福特汽車。”陳東昇說,自己一直在反覆思考怎麼降低養老社區的成本,怎麼能夠讓更多人享受到高品質養老,這是泰康的使命和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