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裏有機會,哪裏就有滴滴,飛在風口上的社區團購賽道當然也不例外。此前CEO程維“不計代價”押注的橙心優選,正如魔藤一般瘋長,甚至已經長到了對手的家裏。

據多家媒體報道,11月18日,橙心優選同時在湖北省、湖南省的13個城市上線,其中包括武漢、宜昌、荊州、長沙、常德等一二線城市。據相關負責人介紹,橙心優選“將在未來一個月內,擴張到湖北省、湖南省的其他城市”。

這無疑觸動了行業先行者——興盛優選的神經。湖北暫且不論,一直以來,湖南省都是興盛優選的絕對大本營,其向下紮根極深。就像興盛優選聯合創始人劉輝宇所稱:“在湖南,幾乎每一個鄉、鎮、村都可以通過興盛優選買東西。今晚11點下單,明早11點就到貨。”

面對如此強敵,滴滴該如何應戰?

不止於湖北、湖南,滴滴的野心是全國市場?

事實上,滴滴或許沒把像興盛優選這樣的“地頭蛇”放在眼裏,它的野心要更大。

“滴滴對橙心優選的投入將不計上限,我們將全力拿下市場第一名。”11月3日召開的滴滴全員會上,CEO程維自信滿滿,彷彿全國廣闊的社區團購市場下一秒就要落入滴滴的掌心。

滴滴的自信並不是毫無來由,畢竟他們有着(號稱)業內最優秀的核心成員。據多家媒體援引滴滴內部人士透露,橙心優選的團隊多出自阿里的中供鐵軍,在供應鏈搭建、地面拓展等社區團購重點業務上可謂是輕車熟路。同時,這支鐵軍還從阿里帶來了著名的“加班文化”,據一些員工透露,橙心優選“晚上十點後,仍有80%的員工在崗”,滴滴總裁柳青也曾在微博上發文稱,橙心優選員工“加班到凌晨4點是常有的事”。

有了這支精銳團隊,再加上滴滴的鼎力支持,橙心優選的擴張步伐愈發肆無忌憚。11月6日,橙心優選在廣州、南京、石家莊三個城市同時上線,再加上本次的湖北、湖南兩個省,橙心優選的版圖已經擴展到了全國16個省市,遠超同期開始發力的美團和拼多多。

在打法上,滴滴和橙心優選仍選用老牌戰術——燒錢,補貼;在擴張戰略方面,滴滴的戰術也一如既往——快速進入各大重點城市,規模鋪開後再憑藉體量優勢滲透至三四線城市。這兩柄殺手鐧曾助力滴滴趕走Uber,成功坐上網約車行業王者之位,可謂是屢試不爽。

不過,滴滴的“古典戰術”真的還適合社區團購賽道嗎?

滴滴的“古典戰術”還能用多久?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弄明白的是社區團購這門生意的性質。

從商品品類來看,社區團購佔大頭的品類是以水果、蔬菜、肉品、水產爲主的生鮮,這些商品大多都有着易腐壞、易損耗的特點。而從消費者角度來看,多數消費者對於生鮮的態度幾乎都是即買即用,同時他們也對這些商品的新鮮程度有着相當嚴格的要求。

這種情況下,商家必須要在所佔據的每個區域都搭建起包括倉儲、分揀、配送在內的“大件”設施,並且也必須在當地採購大部分商品。這意味着社區團購的區域性較強,若是沒有在當地搭建起堅實的倉配物流基礎,很容易被競爭對手逐出。

目前來看,滴滴由於擴張較快的原因並沒能做到這一點,爲了滿足橙心優選巨大的運力需求,滴滴還曾加緊調配網約車司機補缺,兼職給團長送貨,其捉襟見肘的情況可見一斑。

滴滴無疑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最近其“修基建”的速度明顯有了提升,在大本營成都,橙心優選已經規劃了5萬平米的中心倉和2000多平米的自營網格倉,此外還有一系列約500平米的網格站點,站點建成後的承接單量預計將達到15000單/日。不過,這也對滴滴的財力提出了更爲嚴格的要求,其勉強達成盈利的網約車業務能否撐起這片天還很難說。

那麼,滴滴的戰術又能否打出成效呢?

以滴滴此前的經驗來看,跑馬圈地+燒錢補貼的組合拳在出行市場可謂是相當有效。由於服務已經高度標準化,出行市場幾乎沒有大本營一說,一旦重點城市被滴滴佔領,其他對手若不推出更大幅度的補貼,在相關區域就只能任人宰割。這也是爲何滴滴能夠迅速拿下大部分市場的原因。

但社區團購是個完全不同的世界,它比網約車業務更能下沉,滴滴本次遇上的興盛優選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包括其大本營湖南在內,興盛優選已經滲透進了超過900個縣級市、4500個鄉鎮以及30000個農村。憑藉對下沉市場的多年苦心經營,興盛優選甚至可以採取“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將還未在一線站穩腳跟的滴滴徹底逐出勢力範圍。

美團、拼多多、阿里、京東相繼入局,激烈競爭下誰將笑到最後?

不過,社區團購仍是一塊相當大的蛋糕,據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的統計報告顯示,到2022年,社區團購市場有望突破千億大關,且將保持穩定的增長。由此可見,滴滴和興盛優選還遠未到達“近身肉搏”的程度,雙方都有不小的發展空間。

在這種情況下,與滴滴屬性大致相同、看起來更危險的互聯網巨頭們或許更能吸引它的注意。

在主業務見頂的情況下,美團、拼多多、阿里、京東爭相入局社區團購,此等盛景,真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今年7月,美團成立買菜事業部,並在10月力推“千城計劃”搶佔市場;京東成立大商超全渠道事業羣,欲整合旗下相關業務集中發力;拼多多祭出“多多買菜”,以高額補貼搶佔市場份額;電商巨頭阿里也耐不住寂寞,今年來多次扶植業內種子選手十薈團,意圖以代理人模式“攪混水”。

衆多巨頭入局,幾乎不可避免的會誕生一個問題——誰纔是最終贏家?

縱觀目前入局的幾位頭部選手,起碼有一半是打着“燒錢”的大旗。除了攪混水的阿里和規模尚未鋪開的京東外,美團在打車和外賣等本地生活領域都曾和滴滴交過手,對於價格攻勢絕不陌生;而拼多多耕耘下沉市場已久,自然深諳補貼爲王的道理。

據媒體報道,拼多多計劃在多多買菜上投入10億元補貼,吸引更多的團長入駐平臺,美團的佣金更是高達10%-20%,明顯要高出其餘對手一大截。

當然,若是從擴張戰略上來看,美團、滴滴、拼多多三方的區別就很明顯了。美團此前的本地生活業務與社區團購相當匹配,擁有巨量的末端配送隊伍和各地基建。雖然它緊隨滴滴的步伐開啓了千城計劃,但仍然注重下沉戰略,同時也更關注供應鏈和倉配。

相比之下,滴滴、拼多多依然在全國大肆擴張,對區域的關注力度不足。若不及時轉變戰略思維,這兩兄弟很容易被來勢洶洶的美團逼出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