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血栓?

血栓,就是血块形成的栓子。人体的血管就像是水管,长期使用就很可能会有一些垃圾泥沙堵塞在血管内壁,而这些垃圾和内壁就相当于血栓。

血栓的形成,需要同时满足3个条件:

1、血管损伤

血管有损伤,血小板会聚集在一起,产生血块封住损伤面。损伤修复之后,血块及会被清除掉。

如果由于高血压、高血糖等原因,血管持续存在损伤状态,那么血块也就一直存在。

2、血流缓慢

血流快的话,会把血块冲刷掉,如果血流缓慢,血块就很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越来越大。

3、血液粘稠

血液太粘稠,不仅流得慢,也容易积聚“垃圾”。引起血栓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医生一般认为,吸烟、高胆固醇、肥胖、癌症、糖尿病、压力、不锻炼、久坐等因素会加大血栓形成的风险。

什么人易得血栓?

1、三高患者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这三类患者,高血压会损伤血管内皮,高血脂、高血糖会使血液粘稠度增高,很容易产生血栓。

2、肥胖的人

体型肥胖的人一般不爱运动,更倾向于吃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患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的概率也会高,所以血流缓慢,患血栓的概率明显高于体重正常的人。

3、爱抽烟的人

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对血管内皮造成损伤,损伤血管内膜,引起血管功能紊乱,产生血栓。

4、久坐不动的人群

血管是包裹在筋膜中的,当身体静止超过45分钟,筋膜就会开始紧缩,从而压迫血管的空间。而且由于静止,气血运行的速度下降,可以说是雪上加霜。

5、有血栓病史的人

据统计有1/3的血栓病人在10年内会面临再次复发的危险。

想要预防血栓的形成,最为重要就是改善不良生活行为习惯。如果已经出现了血栓,通过哪些方式可以缓解?

1、适量运动

血栓也是会溶解和流动的,即便是脑出血导致的血栓或者栓塞,也会逐步被人体吸收、变小。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人的心肺功能,增加大脑的供氧量,促进脑部血液循环,有助于患者的恢复。

其中的核心是避免久坐久卧的状态,哪怕只是起来走动走动,转转关节,动动手脚也是很好的。

2、药物

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服用降压、降脂、降糖、促进心脑血液循环的药物以及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预防血栓的形成。

3、饮食

一定要保持清淡饮食,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绿色蔬菜、新鲜水果。少吃煎烤油炸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

4、早睡早起

充足的休息对于疾病的康复和预防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休息好了,神经内分泌系统就会得到放松,对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心脑血管的调节都是有帮助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