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暴》应该是今年大银幕上较为稀缺的警匪片,而且出自“银河映像”团队,带着浓浓的港片元素,且取材于内地真实故事,有着“写实”的野心,算是继《毒战》之后,港片“北上”之后,香港电影与内地电影的又一次成功“合体”。

但《除暴》上映后,评价却不算太高,网络评分维持在6.5左右,不高不低,沦为中庸之作,算是对《除暴》较为中肯的评价。

《除暴》可谓成也“港片”,败也“港片”,它靠着经典的警匪片元素“唤醒”观众对于香港的美好回忆。第一幕中,吴宇森的“双雄”电影多次出现,两位男主角先后在录像厅,以“警察”和“悍匪”的身份观看了这部电影,希望从中取经,了解对方的心理。

两人也由此建立了经典的“双雄对峙”结构,为后面一次又一次的交手埋下了伏笔。不得不说,相较于吴彦祖的悍匪形象,王千源的警察(神探)形象更为丰满。

人物一出场,就和新手耐心地撕掉警察宣传牌上的牛皮广告,这是他对于自我身份高度认可的表现。他不仅在精神上,在行为上也完美地诠释了对于这一职业身份的高度认可。

随后,他多次凭借经验和直觉,让一开始不服从他的手下暗自佩服。但高强度的追踪,以及体力透支,也让他一度陷入了“疯魔”和失控的状态。影片并没有把他塑造成完人,而是努力保持其“真实”化。

压力下,他同样会感到疲劳,甚至有时候露出无奈。他同样有家庭,需要在朋友和手下以及金钱之间做出抉择。

人人因为他是“辣手神探”,其实他追逐悍匪的唯一办法就是“咬住不放”,等待对手犯错,一举抓获。

除了部分口号化的煽情台词,王千源饰演的警察整体上是令人信服的,具有一定的共情能力。但吴彦祖看似夸张的外表和残暴的行为却被功能化和符号化,缺少了深度。

《除暴》的几场动作戏还是体现了港片的传统实力,凌冽强势,那种港片特有的“过火癫狂”令人大呼过瘾。几位警察为了拦阻悍匪的去向,打掉了巨大的广告牌,砸中了逃离的车辆,这种场景就是港片“写意”和艺术化夸张的地方,也是港片的精髓处。

也不能说《除暴》里没有感情维系,鲍起静饰演的母亲,短短几分钟出场,就已然令人哽咽。《除暴》令人心酸的是它凌乱的叙事推进、外强中干的姿势和言不由衷的情感。

这部影片的“好戏”在吴彦祖饰演的悍匪与春夏饰演的情妇的告别之后,逐渐垮塌、泄气。澡堂的高潮戏更是如同鸡肋,让人觉得少了点味道。

《除暴》的缺陷大部分来自吴彦祖饰演的悍匪形象过于扁平化,影片难以深入到其内心,他为什么会走上悍匪之路,他与几位兄弟的感情也被一句简单的“不能留下活口”所概括。

你找不到吴彦祖饰演的悍匪张隼任何发自于个体的心理动机和来自于社会层面的推搡。要不是几位老演员的出色发挥,悍匪的形象将更为扁平化。导致最后他被绑缚刑场,露出胆怯时的反差也被稀释化。难以抵达情感的沸点,引发观众的共鸣。

《除暴》有着一探时代背景的野心。但没有描绘出时代对于角色的影响,少了那份苍凉和宿命感。反派都是为了坏而坏,这种处理显然无法引起深层次的共情。于是悍匪与情妇的深情告别也变得“语焉不详”,乏善可陈。

众所周知,影片的人物原型来自曾出现在内地的一位悍匪。他曾全国作案,犯下了让人胆寒的罪行。在现实中,他主要交往了5个情妇,甜言蜜语,他肯为她们花钱,每个都对他死心塌地。所以,他也有“柔情处”,他与多位情妇之间的故事,其实藏有他内心最隐秘和柔软的部分。

杀人如麻的悍匪与柔情似水的情郎,他同情人之间的关系,包括对方如何看待他的行为,他对自我身份的认知、从儿子、情人到杀手,身份的不断变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实是最容易打动观众的地方。

好莱坞经典警匪片《盗火线》中,悍匪与家庭的关系就是重中之重。金钱欲望曾让他们迷失于生活,亦或像片中的男主角那样,不愿意轻易付出情感,因为它会暴露软肋,成为警方抓捕他们的最好突破口。

片中,也有一幕是悍匪力图带走被警察监控的家人,他在家门口的犹豫,妻子在家里的泪水,两人相顾无言的悲剧,无疑会让人动容,哪怕对方是残暴的反派,但真挚的感情依然具有强烈的共情感,令人不经意间泪盈于睫。

《除暴》其实完全可以在悍匪与家人的关系中寻找更多“合适”的素材,以此丰富角色,让他们更具人性,这同样也可以凸显他们在犯案时的“分裂”状态,呈现他们在身份变换后的无情与冷血。

一味突出反面形象,反而会削弱真实度。作为家人和情人时的柔情与犯案时的残酷作为对比,这样的角色才更具可信度和冲突感。让悍匪与警探之间的“双雄对峙”显得更为平衡。

《除暴》是港片与内地影片的又一次融合,虽然结果还有有待进步,但至少方向是对的,它依然值得大众的鼓励。只要不失去探索的勇气,内地影片总有进步和成长的一天。

【免责声明】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