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東關大先生

出品 | 電動公會

今天,華晨集團正式破產重整。

11月20日,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債權人對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晨集團)重整申請,這標誌着華晨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

法院的裁定稱:

華晨集團存在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的情形,具備企業破產法規定的破產原因,但同時集團具有挽救的價值和可能,具有重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不過,華晨的破產並不會影響華晨寶馬的運營。

11月17日,寶馬中國方面就華晨集團陷入債務危機一事回應稱:華晨寶馬和華晨集團是獨立的法人實體,當前的問題僅是華晨集團的事,華晨寶馬汽車公司的運營不受影響。

華晨的破產其實早有預兆。

從今年5月份開始,華晨汽車便頻繁成爲法院強制執行的對象。

信託違約、股權凍結、多起被列爲執行人信息、成立債委會、公司主體及相關債項信用等級被頻繁下調……華晨汽車已經到了資金鍊斷裂的邊緣。

11月16日,華晨集團公告稱,目前集團已構成債務違約金額合計65億元,逾期利息金額合計1.44億元。因企業資金緊張,續作授信審批未完成,造成無法償還。此次債務違約對華晨集團本部生產經營產生造成嚴重影響,導致財務狀況惡化,極大影響償債能力。

大先生查了一下,截至目前,華晨集團負債總額已超過1300億元,資產負債率超70%。

千億債務壓頂的華晨,此前一直在尋求表外資金,但部分金融機構的業務人員在私下交流時,都有一份限制名單,其中就包括華晨相關公司。

也就是說,華晨系已經進了部分融資圈的黑名單,很難獲得新的融資。

資本放棄華晨並不讓人意外,因爲其近年來的市場表現實在很糟糕。

受國內市場需求變化,寶馬近兩年在國內銷量和利潤持續走高,而作爲它的合資車企,華晨汽車的處境卻愈發尷尬,不僅與力帆、海馬等自主品牌淪爲同一梯隊,在銷量上也是墊底的存在。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華晨中華累計銷量僅爲3186輛,算下來平均月銷量只有500輛左右,在大多數華晨中華4S店內,目前也只剩下V3和V7兩款車型在售。

大先生查閱華晨上半年財報發現,2020年上半年華晨中國營收14.5億元,淨利潤40.25億元,乍一看,這個數據似乎還不錯,但是要命的是,在這份財報裏,僅華晨寶馬就貢獻了43.82億元的淨利潤。

2019年財報同樣如此,華晨汽車營收38.62億元,同比下滑11.77%;毛利0.74億元,同比下降74.04%。

一邊是銷量跌至冰點,產品線匱乏,在市場上存在感全無;另一邊是財務和運營陷入危機。作爲一家擁有二十多年曆史的自主品牌,頂着無上光榮的“中華”美名,華晨汽車終於不堪重負,走向破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