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螺螄粉的熱賣引起了國人的重視。在1-4月的時候,廣西當地行業實現了這個特產的批量出口,出口額達到了31.1萬美元,一舉創下歷史記錄。讓人不禁感嘆。螺螄粉總算是爲自己正名,成功征服了外國人的味蕾,而這也讓螺螄粉的故鄉,柳州一下子就聲名大噪。不過說到底,螺螄粉的熱賣,說到底就是柳州特產的“走出去”,比起螺螄粉來說,還有一個產業,纔是柳州經濟的立足之本。

柳州是廣西的一個地級市,位於省內中部偏東北的位置。是溝通新西南、中南、華東 華南的重點樞紐,談到這裏,有人會想到壯族苗族瑤族的民族風情。有人會想起螺螄粉的可口滋味,但更多人想到的,應該是國產五菱神車帶來的各種傳說。

柳州是一輛車認識一座城的經典例子,這個城市號稱是中國西部的工業重鎮,是廣西最大的工業基地,是中國汽車製造的主要基地。也是中國唯一同時擁有四大汽車集團的城市。不過說了這麼多,你知道柳州的工業製造能力到底有多強嗎?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吧。

都說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柳州的工業能力自然也不是,談到柳州工業的發展史,就得說到這個城市的歷史。在抗日期間,柳州成爲了大後方,不僅僅建設了簡單的機械化,同時也開通了中國鐵路。因此在新中國成立後,靠着這些基礎,柳州在一五計劃中完成了簡單的機械化。在二五期間,還建設了十大重點項目,包柳州鋼鐵廠 柳州熱電廠,柳州水泥廠和柳州機械廠和柳州化肥廠等等。這些企業後來就成爲了柳鋼、柳工和五菱等民族企業。

以五菱爲例,它的前身就是1958年成立的柳州動力機械廠。是從柳州機械廠分化出來的,那是第一代的五菱人,生產條件困苦,機牀沒有幾臺,大部分零件也都得手工打磨製造,爲了趕國家需要的生產進度。工人們就住在廠裏,拿竹籬笆當圍牆,之後國家戰略需求的改變。這個廠改名爲了柳州拖拉機廠,開始專門從事製造國產拖拉機。經過工人們的努力,到了上個世紀80年代的時候。這裏也成爲了產能達5000臺的拖拉機大企業,開啓了柳州製造的第一段光輝歲月。

不過,隨着拖拉機的沒落,也讓這個工廠面臨了倒閉的危險。爲了生存下去 在80年代後,柳州拖拉機廠被迫進行了轉型。當時恰逢“汽車熱”的時候,微車市場的崛起,讓柳拖決定將業務改變爲微車,但微車需要的工業精度高,柳拖跟不上水平,因此柳拖沉寂了許久。在鐵錘敲打聲中,才逐漸滿足了生產需求。最終硬生生拼裝出了一臺日系仿造衛星車,從此也確定了五菱的發展方向。就是製造實用、便宜的,適合中國人的汽車。

此後的故事大家也都很清楚了,1996年柳州五菱集團成立。微車業務逐步發展。21世紀,面對着市場競爭的壓力,五菱進行了合資程序,和上汽集團和美國通用,合作成立首個三方合資企業。上海通用五菱汽車。從此一個五菱就變成了兩個五菱,分別是上汽通用五菱和五菱集團(現廣西汽車集團),靠着三方的資源,五菱的汽車工業快速增長,產能不斷加大,製造出來的國產神車五菱宏光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7年賣出400萬輛,銷售記錄至今難以被打破。

可以說,五菱的發展,得益於柳州的大環境和富有智慧的決議。而柳州的大環境自然也不僅僅只催生出五菱這樣的汽車產業。1981年柳汽加入了東風集團,2003年又和東風與日產合資成爲東風有限公司。1994年柳州特種汽車廠併入一汽集團。2001年和2002年五菱加入上汽並和通用聯合。2007年柳州動力也正是加入了中國重汽。從此,柳州成了國內唯一擁有東風 一汽 上汽 重汽四大汽車集團的生產基地。也塑造了五菱外,例如寶駿、景逸、風行等自主品牌。

在四大集團的四輪驅動下。2009年柳州汽車產量突破100萬輛,成爲了國內第三個年產百萬汽車的城市。2015年柳州汽車產量突破230萬輛,佔比全國9.7%,成爲了國內三大汽車城之一。2017年柳州汽車產量達到254萬輛,在保持全國第三產量的同時,市區人均生產1.25輛汽車。成爲了中國人均生產汽車最多的城市。

而目前,柳州的汽車產業還往着新能源和智能化的方向靠攏,逐步佈局新時代的產業體系。這個城市的汽車製造水平在全國範圍領先,汽車銷售也深入到中國的每家每戶。比起螺螄粉來說,這個城市的特產,說是汽車一點也不過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