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栽培历史。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白菜“味甘,性温平,无毒,有养胃利水,解热止咳,消食下气之功效。”古人的“根上犹沾泥土香,一团清气润人肠。”说的便是白菜。

11月24日,由省农科院、省农科院园艺所、夏邑县人民政府主办的河南省“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优质蔬菜专项地标大白菜标准化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现场观摩及测产会在商丘夏邑县成功召开!群贤毕至,共话丰收硕果,共鉴优良品种!

走进夏邑县王集乡彭井村的宝存种植专业合作社大白菜示范基地,只见180亩的白菜长势喜人,棵棵油绿水灵,株型紧凑,令人欣喜不已。

夏邑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位于豫鲁苏皖四省结合部,近年来,夏邑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地方特色,因势利导,大力推进大白菜产业发展,常年白菜面积基本稳定在5-6万亩左右,白菜种植也成为了夏邑县引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特别是今年以来,河南省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优质蔬菜专项项目在夏邑县实施,集成了优质大白菜标准化生产技术,将对加快夏邑县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促进大白菜产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夏邑县副县长欧阳健康在致辞中表示将会进一步扩大技术合作范围,建立起多方共赢的稳固合作关系,为推进夏邑县农业高质量发展提高技术支撑!

优质丰产是大白菜栽培获得较高效益的基础,要达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确定好栽培时间并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针对当地白菜种植技术不规范不配套,标准化、机械化程度低,栽培管理粗放,病虫害防控措施不当等问题,项目组集成了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为产区提供全产业链的技术支撑,通过一系列优质品种、标准化技术的落地生根,为广大种植户带来了质量和效益的巨大提升。采用机械化、肥水一体化、绿色防控、生物有机肥等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实现减少人工约40%,节水、节肥约30%,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病虫害的发生,在减少化学农药、化肥使用量的同时显著提升了白菜的生产品质,实现了优质高效、稳产增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本次观摩会专家组对20个大白菜品种进行了现场测产,还将通过品尝方式对不同品种进行感官品质评价,初选出优质品种,建立标准化生产模式,以促进大白菜品种的更新换代、生产更上一层楼,从而助推我省蔬菜产业实现优质化、绿色化、品牌化发展。”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副所长张晓伟说道。

现场的20个白菜品种像花儿一样齐绽放,千姿百态,各有千秋,当天,来自省农科院,商丘市农林科学院,新乡、安阳、南阳、周口、信阳等农科院的专家对观摩现场展示的品种进行品鉴,从颜色、形状、大小、紧实度、菜帮嫩薄、短缩茎大小等指标进行商品外观打分,从生食后有无甜味、浓重芥味和粗纤维等指标进行生食口感打分,熟食方面,则以风味是否醇正、是否绵软熟烂、口感爽滑等指标进行打分。

据基地负责人许宝存介绍,他种了20多年的白菜,往年都是粗放型管理,今年有了专家的指导,在管理方面更加科学化,白菜的产量和品质都有了大幅度提升,收益颇为乐观,有专家指导心里有底气!

河南省农科院推广处副处长姜鸿勋

近年来,市场对农业的需求越来越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和供给效率,是当今和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的主线。“四优四化”为乡村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为农业产业的升级,提质增效发挥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作用。河南省农科院推广处副处长姜鸿勋表示,夏邑县是全国粮食产量百强县,大白菜作为夏邑县的地理标志产品,发展前景较好,希望借着科技的力量实现大白菜提质增效,实现夏邑县成为“优质白菜之乡”的美好愿景。

“含羞翠叶裹素装,玉貌生成好端庄;若论百蔬谁作首,独尊白菜可称王。”一棵白菜的“逆袭之路”来源于科技的力量。通过“四优四化”优质蔬菜项目的实施,将科技优势转化为农业发展优势,推动更多农业科技成果在夏邑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脱贫攻坚圆满收官、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及夏邑县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科技支撑。

相关文章